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拜城

拜城

即今新疆拜城县。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6: 拜 “地饶水草,城距山岗,周一里三分,高一丈,东西二门”。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2: 拜,“回语,富厚之意。居民富厚,多牲畜,故名”。清光绪八年 (1882) 置拜城县于此。


猜你喜欢

  • 控尾寨

    即今云南镇康县治凤尾镇。《方舆纪要》 卷119镇康州: 控尾寨 “在州西南。万历三十三年木邦酋罕思礼诱镇康酋闷枳归缅,枳不从,遂令其党海庆袭控尾据之”。佤语 “控” 为河,“尾”系汉语,意即河尾,因处

  • 古圣寺

    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南草街镇凤凰山上。始建于明代。清咸丰五年(1855)重建。1939年陶行知曾在寺下院办育才学校。

  • 黄花谷

    ①在今湖北安陆市南。《资治通鉴》: 五代晋天福五年 (940),马全节收复安州,“安审晖追败唐兵于黄花谷”。即此。②在今陕西凤县东北。《资治通鉴》: 五代周显德二年 (955),王景伐蜀,蜀李廷珪“分

  • 惠政大桥镇

    又名奉化市。即今浙江奉化市驻地大桥镇。清光绪 《奉化县志》 卷3: 惠政桥在 “县东三里。旧名善胜,又名通剡。宋乾德二年建。后坏。大观中重建,改今名”。镇以桥名。《县志》 又载: 奉化市在 “县东坊隅

  • 姚家桥镇

    即今江苏丹徒县东南姚桥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 丹徒县图: 东南有姚家桥。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镇江县东有 “姚家桥镇”。

  • 辽东属国

    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二郡地置,属幽州。治所在昌黎县(今辽宁义县)。辖境相当今辽宁葫芦岛市以东,辽河下游以西、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魏改为昌黎郡。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治昌黎县(今义县)。

  • 禾亭墟

    即和亭铺。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二十里禾亭镇。

  • 凌南县

    1931年由朝阳、凌源二县析置,治牤牛营子 (今辽宁建昌县南牤牛营子)。当地解放后1945年9月改名建昌县。旧县名。1931年由朝阳、凌源两县析置。治牡牛营子(今辽宁建昌县南牤牛营子)。因处在大凌河以

  • 温都尔庙

    即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东南朱日和镇。1947—1958年苏尼特右旗迁驻于此。

  • 黄子矶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三十里。《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 黄子矶 “在县西与逻洲相接,世传黄巢置砦于此”。《清一统志》 谓 “在武昌县西三十里”。在今湖北省鄂城市西。相传唐末黄巢率众起义,曾结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