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湖南茶陵县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80茶陵州:龙化湖“三国吴时,有赤白龙见此,漂荡成湖。今溢涸不时”。
元至元三十年 (1293) 改羁縻柔远州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北猴栗。三十一年 (1294) 升为散毛府。
即甾川国。西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 分临淄郡东部置,封齐悼王子贤为菑川王,都剧县 (今山东寿光市南三十里)。封域较大,北濒勃海,南至今临朐县。景帝三年 (前154) 因参加七国叛乱,贤被诛,徙济北
在今江苏宝应县东。《方舆纪要》卷23宝应县:长沙沟在“县东二十五里。西接运河,东入广洋湖”。
即今江苏江阴市南二十里月城镇。清光绪《江阴县志》卷2:月城镇“运河出其间,傍河崖岸多种竹,寒冬水落,运河淤浅之处多在其地”。(1)在江苏省江阴市西南部、锡澄运河与冯泾河两岸、秦望山南麓。面积40平方千
北宋开宝四年 (971) 避翼祖讳改敬州置,治所在程乡县 (今广东梅州市)。熙宁六年 (1073)废,元丰五年 (1082) 复置。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平远、蕉岭等市县地。南宋绍兴六年 (1136)
即北楼口。在今山西应县东南四十五里北楼口村。
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锦川县东。《方舆纪要》卷112安府:天琴山“在奇罗县东海边。相传陈氏主游此,夜闻天籁如琴,因名。永乐初,张辅擒黎仓于此”。
①即今江苏句容县北六十五里铜山。《元和志》 卷25润州句容县: “铜冶山在县北六十五里。出铜铅,历代采铸。”②即今山东莱芜市北三十里阴凉山。《魏书·地形志》: 泰山郡嬴县有铜冶山,即此。古山名。即今江
一作天堡城。在今江苏南京城东北紫金山第三峰(即天保山)之巅,紫金山天文台大院内,是太平天国时期为保卫天京修筑的重要军事要塞。当时清军在南京城东孝陵卫一带建江南大营,直接威胁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安全。天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