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扎赉特旗

扎赉特旗

清顺治五年(1648)置,属内蒙古哲里木盟。札萨克驻土百新插汉(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东南)。1914年划归黑龙江省。1936年日伪移治音德尔(今内蒙古扎赉特旗驻地音德尔镇)。1945年划归嫩江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兴安盟。1954年划属呼伦贝尔盟。1969年划归黑龙江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仍属兴安盟。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东邻 黑龙江省。属兴安盟。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39.4万,有蒙古、汉、朝鲜、回、达斡尔等民族。辖4镇、8乡、9苏木。旗人民政府驻音德尔镇。“扎赉特”系蒙古部族名,旗以部名。元代为辽王封地。明初置兀良哈朵颜卫,洪熙年间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世孙博尔吉古特·奎蒙克塔斯哈拉,率领其部族由呼伦贝尔来到嫩江流域游牧,号称嫩江科尔沁部。其十六世孙阿敏分得嫩江以西的绰尔河流域,号称扎赉特部。清顺治五年(1648年)置扎赉特旗,扎萨克驻图卜绅察汉坡,属哲里木盟。1914年改属黑龙江省,1946年置兴安盟,遂属。1953年撤销兴安盟,改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政公署。1954年行署撤销,改属呼伦贝尔盟。1969年划入黑龙江省,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复属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属中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高粱、谷子、小麦、甜菜、糜黍等,为兴安盟粮食、甜菜主要生产基地。畜牧业有牛、马、绵羊、猪。土特产有蘑菇、木耳、鹿茸、百灵鸟、榛鸡等。工业有农机修造、皮毛加工、皮革、食品、酿酒、印刷等厂。111国道和音泰、音巴公路经此。古迹有金界壕、清代三座寺庙遗址。


猜你喜欢

  • 马鹿镇

    清置,属陇州。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马鹿乡。有州同驻北。民国初改为县佐。集镇名。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陇山西麓。马鹿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660。原名马鹿坡,以产马鹿得名。特产蕨菜。柳编较

  • 汧阳县

    北周天和五年(570)置,为汧阳郡治。治所在马牢故城(今陕西千阳县西北四十里)。《寰宇记》卷32汧阳县:“以在汧水之阳为名。”寻废郡,县属陇州。建德四年(575)移治今千阳县西北五里。隋属扶风郡。唐属

  • 丹章砦

    在今贵州黄平县西。《清一统志·镇远府》:丹章砦“在黄平州西废重安司西南。旧为苗屯聚处”。

  • 江巴林寺

    亦名戎空寺。即今西藏昌都县城杂曲与昂曲汇流处之楮惹山上强巴林寺。藏语意为弥勒寺。明正统二年(1437)由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门徒麦·江林喜绕桑布创建。为帕巴拉呼图克图坐床之所。

  • 鼎山县

    北宋置,属渝州。治所在今四川江津市南。旋废。《方舆纪要》 卷69江津县: 鼎山,“ 《志》云: 宋尝置鼎山县,今正史不载”。光绪 《江津县志》卷2: 鼎山故县 “宋置。旋废。在县南”。

  • 遥坝砦

    北宋置,属合江县。即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七十里遥坝乡。宣和三年 (1121) 废,次年 (1122)复置。元初废。

  • 白苟堆

    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南朝梁置西淮州及淮川郡于此。《北齐书·尧雄传》:“雄曰,白苟堆,梁之北面重镇。”即此。

  • 湖苔泉

    在今浙江临海市南。《方舆纪要》 卷92临海县: 湖苔泉 “在县南二十五里。出古塘门山,有三十六穴,引流而南,溉田甚众”。

  • 五门山

    在今山西晋城市西。《寰宇记》卷44晋城县:“五门山在县西北八里,其山五,似门。”故名。

  • 方城县

    ①西汉置,属广阳国。治所在今河北固安县西南十七里方城村。东汉属涿郡。三国魏属范阳郡。晋属范阳国。北魏属范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废。②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置,属襄城郡。治所即今河南方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