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成州

成州

①南朝梁普通四年(523)析广州置,治所在梁信县(今广东封开县)。隋开皇十年(590)改为封州。

②西魏废帝二年(553)改南秦州置,治所在仇池郡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和、礼县、武都、文县、康县等县地。隋大业初废。

③唐武德元年(618)改汉阳郡置,治所在上禄县(今甘肃礼县西南西汉水东岸)。辖境相当今甘肃礼县、西和、成县等地。天宝元年(742)改为同谷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成州。宝应元年(762)没入吐蕃。贞元五年(789)复置,徙治泥公山(今甘肃成县西南)。咸通七年(866)又徙治宝井堡(今成县东)。后徙治同谷县(今成县)。五代梁开平初改为文州。唐同光初复名成州。南宋宝庆三年(1227)以理宗潜邸,升为同庆府。元复名成州,属巩昌路。明洪武十年(1377)降为成县。

④辽置,治所在同昌县(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西北)。辖境约当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细河上游一带。金初隶川州,大定六年(1166)改属懿州,泰和四年(1204)属大定府。元属东宁路。明废。

⑤金贞祐二年(1214)升灵丘县置,后属代州。治所即今山西灵丘县。元复改灵丘县。


(1)南朝梁普通四年(523年)置,治梁信县(今广东封开县东南贺江口)。辖境相当今广东省封开县一带。隋开皇初改为封州。(2)西魏废帝以南秦州改名,治洛谷城(今甘肃西和县南洛谷)。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礼县、西和等县地。隋移治上禄县(今礼县南)。大业三年(607年)改汉阳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成州。唐初属陇右道。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礼县、西和、成县等县地。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同谷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成州。宝应元年(762年)地入吐蕃。贞元五年(789年)置行成州于同谷县西界泥公山。咸通十三年(872年)复置州。后定治同谷县(今甘肃成县)。五代梁开平初改为汶州。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复旧名。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升为同庆府。北宋属秦凤路,南宋属利州路。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成县。蒙古复降同庆府为成州,并省同谷县入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为成县。(3)辽太平元年(1021年),圣宗女晋国长公主所尚驸马都尉萧绍业以从嫁户置睦州,后改名成州,治同昌县(今辽宁阜新市西北红帽子村)。属中京道。金初废。


猜你喜欢

  • 参䜌县

    西汉置, 属安定郡, 为主骑都尉治。 治所在今甘肃庆阳县西北。东汉属北地郡。《后汉书·顺帝纪》: 汉安二年 (143),“护羌校尉赵冲与汉阳太守张贡击烧何羌于参䜌破之”。 即此。 西晋废

  • 邠宁

    唐方镇名。乾元二年(759)置邠宁节度使,治所在邠州(今陕西彬县)。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邠、宁、庆三州,相当今甘肃东部的环江、马连河流域以东及陕西彬县、永秦、旬邑、长武等县地。大历三年(768)罢

  • 兴德县

    隋末析石南县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葵阳镇旧县。寻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南尹州,后改属郁林州。北宋开宝五年(927)废。古县名。隋末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业县石南镇西北。属郁林

  • 於延水

    即于延水。今内蒙古兴和县后河、东洋河。《魏书· 太祖纪》: 天赐五年 (408) 正月,“行幸犲山宫,遂如参合陂,观鱼於延水,至宁川”。

  • 若耶大冢

    为楚王句践祖父夫镡 (或作夫谭) 的陵墓。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越绝书》 卷8载:越王 “夫镡子允常,允常子句践”。又说: “若耶大冢者,句践所徙葬先君夫镡冢也,去县二十五里。”

  • 大陵

    ①春秋晋平陵邑,赵为大陵。在今山西交城县西南十里大陵村。《史记·赵世家》:赵肃侯十六年(前334),“肃侯游大陵, 出于鹿门”。赵武灵王十六年(前310),“王游大陵”。均此。西汉时置大陵县。②春秋郑

  • 赤沙湖

    ①又名蠡湖或赤鼻湖。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南三十里,接沅江市界。东通洞庭。《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二年(949),马希萼自朗州将水军攻其弟希广于潭州,军败,“希萼自赤沙湖乘轻舟遁归”。即此。②在今湖南华容县

  • 虞城

    ①在今山西汾阳县南二十里虞城村。《魏书·地形志》: 隰城县有 “虞城”。《寰宇记》 卷41孝义县: “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人于此,筑城以居之。”②在今山西平陆县北。《续汉书 · 郡国志》:

  • 船溪

    即今湖南辰溪县东北船溪乡。旧属沅陵县。明洪武中置船溪驿,清乾隆二十六年 (1761) 改设船溪巡司。

  • 孟并 (併) 长官司

    元至顺二年 (1331) 置孟并军民长官司,直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北部蒙米特。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