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卫
明置,属广东都司。在今广东惠州市城东南隅。《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 惠州卫 “在府治东南,洪武三年立千户所,二十三年改为卫”。后废。
明置,属广东都司。在今广东惠州市城东南隅。《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 惠州卫 “在府治东南,洪武三年立千户所,二十三年改为卫”。后废。
即今陕西丹凤县东南十里资峪岭。《左传》: 哀公四年 (前491),楚军临上雒,“左师军于菟和,右师军于仓野”。杜注: “菟和山,在上雒东也。” 《清一统志 ·商州》 “菟和山” 条引 《州志》:“亦名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降无为路置,属庐州路。治所在无为县(今安徽无为县)。辖境相当今安徽无为、庐江、巢湖三市县地。明洪武初废无为县入州,属庐州府。1912年废州为县。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降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 置,属宁波府。治所在今浙江象山县南八十里樊岙乡。1912年与石浦厅合置南田县。清宣统元年(1909年)析象山南田岛置,治今浙江省象山县南之南田岛。1912年与石浦厅合置南
在今浙江永康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白窖岭在“县西北三十里。又三十里至茭道口,北至府城五十里,为往来之径道”。
哈剌和林的简称。突厥语 “黑砾石” 之意。为蒙古国国都。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元史·地理志》 载: “和宁路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为名城。” 蒙古太祖成吉思汗十五年 (1220
①在今陕西延安市南五里。《方舆纪要》 卷57延安府肤施县: 延利渠 “在府城南。旧时灌注城市,复穿城而出,溢为柳湖,入于延水”。宋范仲淹《依韵和延安庞龙图柳湖》 诗: “种柳穿湖后,延安盛可游。远怀忘
西汉地节二年 (前68) 分鄚县置,属涿郡。治所在今河北任丘市西北十七里。封河间献王子刘为高郭侯。 东汉废。西汉地节二年(前68年),宣帝封河间献王子&
在今青海乐都县西北。《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吐那孤、长门两川,南流入湟水”。清康熙《碾伯所志》:吐那孤川“在所治西,湟水北,南流入湟水”。
金建为行宫,在今河北玉田县境。大定二十年 (1180) 改为御林。
一名九莲峰。即今福建政和县东南洞宫山。《新定九域志》 卷9建州: 洞宫山,“ 《图经》云: 洞中有莲花石,又尝有人游之,获石龟、鹤、藤、竹、仙绳”。《方舆纪要》 卷97建宁府政和县:洞宫山 “在县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