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惠州

惠州

①唐天祐三年 (906) 改磁州置,治所在滏阳县 (今河北磁县)。五代唐复名磁州。

②北宋天禧五年 (1021) 以避仁宗讳,改祯州为惠州,治所在归善县 (今广东惠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罗浮山以东的东江流域和螺河水流域以西、九连山以南至沿海地区。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为惠州路。

③辽太祖置,治所在惠和县 (即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敖汉旗西南、辽宁建平县北部地。金皇统三年 (1143) 废。元复置,属大宁路。后废。

④金承安二年 (1197) 改泽州置,属北京大定府。治所在神山县 (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二十里察罕城)。辖境相当今河北平泉、辽宁凌源、建平等县市一带。泰和四年 (1204) 废。元复置。明洪武二十年(1387) 改置会州卫。


(1)唐天祐三年(906年)改磁州置,治滏阳县(即今河北磁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邯郸、武安、磁县等市县地。五代唐复改名为磁州。(2)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祯州为惠州,治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属广南东路。辖境相当今广东省罗浮山以东的东江流域及螺河水流域以西沿海地区。元改为路。明改为府。清宣统三年(1911年)废。宋置阜民钱监及淡水等盐场。宋以来产铁、锡。明清时有棉布、土绸等织造业。(3)辽置,治惠和县(今辽宁建平县建平镇北)。辖境相当今辽宁省建平县北,老哈河以东以南地区。金皇统三年(1143年)废。(4)金承安二年(1197年)章宗改泽州置,治神山县(即今河北平泉县南察罕城)。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承德、兴隆、宽城及平泉等地。泰和四年(1204年)省。元复置惠州,治所仍在今平泉县南察罕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改置为会州卫。


猜你喜欢

  • 小盏西

    在今缅甸北部南太白江北岸的卡拉阳。清代属腾越州, 为万仞关控制地带。见《神护关图》。

  • 井陉口

    又称土门口、土门关、井陉关,“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元和郡县志》)。即今河北省鹿泉市西南东土门。为河北和河东中部地区太行山井陉东西道交通要隘东口。西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韩信与张耳击赵,“赵王、

  • 庙子角

    在今广东龙门县西南。清乾隆十九年(1754) 置巡司于此,并设千总驻防。后移于永清墟(今永汉镇)。在今广东省龙门县西南。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置巡检司于此。

  • 白沙站

    ①元置,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北白沙镇。②元置,在今江西吉水县西北白沙。③元置,即今海南海口市。明改为驿。

  • 松陉岭

    亦作松岍岭。在今辽宁建平县北、内蒙古老哈河东,沿河南北走向山脉。隋、唐时为奚族与契丹族游牧分界线。《新唐书·地理志》: “营州西北百里曰松陉岭,其西奚,其东契丹。”古山名。即今辽宁省建平县北、内蒙古自

  • 沧海郡

    亦作苍海郡。西汉元朔元年(前128)置,治所在今朝鲜江原道境内。元朔三年(前126)废。

  • 桥镇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治城桥镇西北二里。清雍正 《崇明县志》 卷2: “普济桥镇、中津桥镇俱在北关处,距城二里。” 民国 《崇明县志》 卷2: “邑称四镇为最繁盛。北曰普济桥镇,距城二里。……西曰貊貔庙镇,

  • 小河堤

    在今山东临沂市北。《方舆纪要》卷33沂州:小河堤“元人所筑, 以防涑水冲啮。又北五里有苏家堤,又北五里曰安净堤, 皆元筑”。

  • 万年山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万年峰。《方舆纪要》卷85饶州府万年县:万年山“在县治(今青云镇)北。亦曰万年峰。县以此名。《旧志》:德兴县界有万年岭,宋广王由此入闽,曾驻跸山下”。

  • 善池

    即沙尔池的别称。在今青海天峻县县境。《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和硕特部北右末旗: 布喀河“复东南流,至天沁察罕峰北,与沙尔诺尔水会,即所称善池也。诺尔周六十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