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池
读若呼沱。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滹沱河。《礼记·礼器》: “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郑玄注: “恶当为呼声之误也,呼池呕夷并州川。”
读若呼沱。即今山西、河北境内的滹沱河。《礼记·礼器》: “晋人将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恶池。”郑玄注: “恶当为呼声之误也,呼池呕夷并州川。”
唐置,在今山西大宁县西四十五里黄河东岸马头关村。明、清置巡司于此。在今山西省大宁县西、黄河东岸。《新唐书·地理志》隰州大宁县西有马斗关,即此。明洪武初设为官渡。后置有巡检司。
在今北京市东北二十里东坝。《方舆纪要》卷11大兴县: “御马苑在京城外郑村坝等处,牧养御马大小二十所,相距各三、四里,缭以周垣,垣中有厩,垣外地甚平旷。自春至秋,百草繁茂,群马畜牧其间,生育蕃息。”
元至正十一年 (1351) 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鹤峰县。后改为宣抚司。
即今辽宁台安县西南富家镇。明 《辽东志》 卷3: 西兴堡有 “傅家庄烟墩”。即此。
即今河北泊头市西南东辛店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交河县图:东有东辛店。
即今西藏尼木县北麻江。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麻江宗。1960年并入尼木县。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尼木县麻江城。1960年与孟嘎宗合并,改置尼木县。
春秋鲁邑。在今山东鱼台县西南。《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前629),“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使臧文仲往,宿于重馆”。即此。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鱼台县西。《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取济西田,分
即今蒙古国东部之克鲁伦河。《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西北流入陆局河。”王国维注:“《辽史》作胪朐河,《金史》作龙驹河或作龙居河,《元史》作朐朐河或怯绿连河,《湛然居士集》作闾居河。”
大理国置,治所在罗眉川 (今云南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东南金顶镇)。元至元十二年 (1275)改置兰州。
在今福建诏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9诏安县:白叶堡在“县西百余里。有白叶洞,‘贼’巢也。嘉靖中, 群‘贼’ 啸聚于此, 出没潮、广间。二十七年,官军四面会讨,平之,因置今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