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恭陵

恭陵

①东汉安帝刘祜陵。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北三十里铺一带。《后汉书·安帝纪》: 延光四年 (125) 四月,“己酉,葬孝安皇帝于恭陵,庙曰恭宗”。李贤注引伏侯 《古今注》 曰: “陵山周二百六十丈,高十五丈也。” 同书 《礼仪志》 注引 《帝王世纪》 曰: “高十一丈。在雒阳 (今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西北,去雒阳十五里。”

②俗称太子冢。又称孝敬陵。为唐高宗太子李弘的陵墓。在今河南偃师市南缑氏乡滹沱村西南景山白云峰之巅。太子李弘字宣慈,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五子、武则天的长子。显庆元年 (656) 正月,被立为太子。后因与武则天政见不合,遂失宠于“天后”。上元二年 (675) 四月,24 岁的李弘从幸合璧宫时饮鸩而死,追谥为 “孝敬皇帝”。在景山按照埋葬天子的制度修建了此陵,庙号 “恭陵”。高宗亲自撰写 《睿德记》,并亲为书写,刻石竖于陵侧。

③金太宗陵。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十五里大房山支脉云峰山下,与金太祖睿陵相近。


猜你喜欢

  • 小平茶砦

    明置,属平茶洞长官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方舆纪要》卷73平茶洞长官司:小平茶砦“在司南。嘉靖二十七年,大征叛苗,分兵屯平茶、地架二营,剿境内小平茶、地崩、岑沙苗、地龙庭、地龙箐五砦

  • 庸城

    在今安徽宿州市南蕲县镇西。《汉书·黥布传》: 黥布与上 “遇于蕲西……上乃壁庸城”。即此。

  • 英德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英德府置,属江西行省。治所在真阳县 (今广东英德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及翁源县地。至元二十三年 (1286) 降为英德州。大德四年 (1300) 复升为路。至大元年(

  • 望田店

    即今河南鄢陵县西南望田乡。明嘉靖《鄢陵县志》 卷2 《镇店》: “望田店,在县西南四十里。”

  • 五桂市

    即今湖北孝感市东北三十二里五桂乡。清光绪《孝感县志》卷8《兵事》:同治三年(1864)十月,捻军四次至邑,“踞五桂市”。

  • 大金竹岭

    在今浙江衢县南。《方舆纪要》卷93衢州府西安县:大金竹岭“在府南百二十里,与处州府遂昌县接界”。

  • 限门寨

    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置。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南。清顺治四年 (1647) 设游击驻此。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在今广东省吴川市南海滨。清顺治四年(1647年)设游击驻此。

  • 任城卫

    明洪武初设兖州左卫,后改任城卫,属山东都司。治所即今山东兖州市。后废。

  • 试剑山

    在今四川汉源县南。《方舆纪要》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 试剑山“在所南八十里。崭然高耸,上列三峰。中峰又析为二,状如剑削”。《明史·地理志》 黎州守御军民千户所: 汉水 “下流至试剑山,入大渡河”。

  • 邹州

    唐武德元年(618)置,治所在临济县(今山东章丘市西北临济村)。辖境相当今山东邹平、高青等县地。八年(625)废。唐武德元年(618年),治临济县(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八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