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水门溪
在今广东潮安县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海阳县: 急水门溪在 “府南二十里,韩江之水分流出此,合双溪以入海,两山夹峙,中横大石,水势迅驶奔涌,因名”。
在今广东潮安县北。《方舆纪要》 卷103潮州府海阳县: 急水门溪在 “府南二十里,韩江之水分流出此,合双溪以入海,两山夹峙,中横大石,水势迅驶奔涌,因名”。
又名白带山、题山、云居山、小西天。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山因藏石经而名。山有石经洞,下有云居寺。《明一统志》卷1:“隋大业间法师静琬者处此,募缘凿石为板,刻经一藏
即今辽宁法库县南五十里大孤家镇。《奉天省全界地图》:法库县南有大孤山子。
1941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栖霞县东部析置,治马连冢 (今山东栖霞县东北马陵冢)。1953年7月撤销,并入栖霞县。旧县名。又称栖东行署区(县级)。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栖霞县东部析置。以位县
1925年由胶东道分置,属山东省。治所在胶县 (今山东胶州市)。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胶州、胶南、诸城、高密、安丘、昌邑、潍坊、平度、即墨、莱州等市县地。1928年废。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百里。《方舆纪要》卷11密云县:司马台寨“有小城。西去潮河川二十里。其东南为将军台堡。《志》云:司马台北六里曰虎头山。又有扒头崖,在司马台东”。
①在今江西石城县西。《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石城县:西华山在“县西五里。旧名乌石嶂。高千仞,俯视城郭,相接者为五龙岩”。②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大庾县“玉枕山”条:西华山“在府西
又名毕宏。在今河北赵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平棘县:“东南二十里有毕泓,皆永徽五年令弓志元开,以畜泄水利。”
①在今河北唐县北。《方舆纪要》 卷12唐县: 唐山在 “县北八里。一名唐岩,亦名尧山”。②在今浙江遂昌县北。《方舆纪要》 卷94遂昌县: 唐山在 “县北十八里。山北有二峰相向”。③在今浙江临安县西昌化
在今浙江新昌县东。《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新昌县:云溪山“在县东八十里。高五百余丈,周二十里。攒峰数重,水缘岩下,飞瀑如雪。有石桥亘其上”。
南宋咸淳九年 (1273) 置,治所在清河县 (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元至元十五年 (1278)废。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置,治清河县(今江苏淮安市清河区东旧大清河口)。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