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儿海卫
又作忽鲁哈卫。明永乐七年 (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后改忽鲁爱卫。
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旧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十三年改忽鲁爱卫。
又作忽鲁哈卫。明永乐七年 (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后改忽鲁爱卫。
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旧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十三年改忽鲁爱卫。
即今宁夏青铜峡市西南广武乡。明正统九年(1444)筑城。清设游击守备驻防。
即今蒙古国西南之翁金河。《魏书·蠕蠕传》: 神䴥二年 (429年), 世祖亲征蠕蠕大檀, “五月,次于沙漠南,舍辎重轻袭之,至栗水,大檀众西奔。……世祖缘栗水西行”。古水名。即今蒙古国中
1949年由随县、枣阳、宜城、钟祥四县析置,治茅茨畈 (今湖北随州市西南洪山镇)。1955年撤销,并入随县、枣阳、宜城、钟祥四县。旧县名。1949年析随县、枣阳、宜城、钟祥4县置,治茅茨畈(今湖北随州
又名隆舟城。在今山西祁县东南三十里。五代周初,刘崇据河东十二州,隆州为其中之一。《续资治通鉴长编》: 太平兴国四年 (979),“命郢州刺史尹勋攻隆州。隆非古州,北汉人依险筑城以拒王师”。即此。
南宋咸淳九年 (1273) 置,治所在清河县 (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元至元十五年 (1278)废。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置,治清河县(今江苏淮安市清河区东旧大清河口)。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废
五代晋天福七年(942)改唐兴县置,属台州。治所即今浙江天台县。北宋建隆元年(960)改名天台县。古县名。五代晋天福七年(942年),因与石敬瑭讳犯,改台州唐兴县为台兴县,治今浙江省天台县。属台州。北
即瞿上城。在今四川双流县南十八里黄甲乡境与新津县交界之牧马山蚕丛祠九道拐一带。明天启 《成都府志》 卷3: 蚕丛城在 “双流县东十八里”。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49双流县: “瞿上城在县南十八里。…
西汉置,属桂阳郡。治所即今湖南永兴县。以郴水支流便水而得名。东晋省入郴县。陈永定三年(559) 复置,隋又废。古县名。西汉高帝分郴县置,治今湖南省永兴县。属长沙国,后属桂阳郡。惠帝元年(前194年)封
即茶王城。在今湖南茶陵县东七十里古城营。
①南齐置,属雍州宁蛮府。治所在隔城(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后废。②北周置,治所在叶县 (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隋开皇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