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忠州

忠州

①唐贞观八年 (634) 改临州置,治所在临江县 (今四川忠县)。《寰宇记》 卷149忠州: “以地边巴徼,意怀忠信为名。” 明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 卷19忠州: “忠之名,以巴蔓子,或云严颜。”天宝元年 (742) 改为南宾郡,乾元元年 (758)复为忠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忠县、丰都、垫江、石柱等县地。南宋咸淳元年 (1265) 升为咸淳府,后移治今忠县东二十里黄华城。元复为忠州,还治今忠县,属重庆路。明洪武初废临江县入州,属重庆府。清雍正十二年 (1734) 升为直隶州,属四川省。1913年废,改本州为忠县。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元和间任忠州刺史,写下了不少歌颂忠州的诗篇。

②唐咸通中置,治所在今海南省定安县西南。《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引 《图经》 云: “昔唐咸通中,辛、蒋、李、赵四将进兵擒捉黎洞蒋璘等,于其地置忠州。” 寻废。

③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南东门镇西南旧城村。元属思明路。明隆庆三年 (1569) 改属南宁府。1915年改为忠县。

④金贞祐二年 (1214) 改山阴县置,治所即今山西山阴县东南二十五里山阴城镇。蒙古至元二年(1265) 废。

⑤元置,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治所在今广西东兰县西南。明洪武十二年 (1379) 废。


(1)唐贞观八年(634年)改临州置,治临江县(今忠县)。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忠县、垫江、丰都、石柱等县。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南宾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忠州。宋属夔州路,咸淳元年(1265年)升为咸淳府。元复为忠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属重庆路。明洪武中省州治临江县入州。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为直隶州。属四川省。1913年废州改为忠县。(2)唐咸通中置,治今海南省定安县西南。后废。(3)北宋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南旧城。属邕州左江道。元属思明路。明万历三年(1575年)改属南宁府。1916年改置绥渌县。(4)金贞祐二年(1214年)升山阴县置,治今山西省山阴县东南山阴城。辖境当在今山西省山阴县一带。后省。(5)元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南。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明洪武中废。


猜你喜欢

  • 泾原道

    1913年由陇东道改置,属甘肃省。治平凉县 (今甘肃平凉市)。辖境约当今甘肃环县、镇原、平凉、华亭以东和静宁、庄浪、张家川3县及宁夏固原地区所属诸县。1927年废。1914年6月由陇东道改名,治平凉县

  • 春申君墓

    又称黄歇墓。在今安徽淮南市西南赖山集。西距寿县二十五里。春申君 (? —前238) 名黄歇。战国时著名四公子之一。楚顷襄王时任左徒,考烈王时任令尹。考烈王十五年 (前248) 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

  • 干滩镇

    亦名干镇。即今湖北天门市东南干驿镇。《清一统志·安陆府》:干滩镇巡司“在天门县东南。明成化十三年置,本朝因之”。

  • 临汾市

    1948年5月当地解放后由临汾县析置,治所即今山西临汾市。1949年撤销,并入临汾县。1971年复设临汾市。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东岸。面积2.05万平方千米(市辖区1304平方千米)。人口411.4万

  • 通川江

    即今四川达川市南之州河 (前河),为渠江支流。《明史· 地理志》 达州: “东有渠江,通川江之下流,西南入渠县界,合于巴江。” 《清一统志 ·绥定府一》: 通川江 “在府城南门外。即渠江,一名东关水。

  • 角昂札萨克旗

    即土尔扈特南后旗。旗府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北清沟河源一带,后迁今青海海晏县西北、祁连县东南。

  • 西喇木伦河

    亦作锡喇穆楞、失列门林、舍剌母林。古称饶乐水,又作弱洛水。唐称潢水(黄水)。即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清一统志·克什克腾》:潢河“在旗西一百五里。大辽水之西一源也。蒙古名西喇木伦”。

  • 前坎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东岸博果罗得斯科耶。清属三姓副都统。清曹廷杰《西伯利东偏纪要》: “由特林向东南泝流而上,约二百一十里混同江东岸前坎地方,有古城基周三四里,对岸为无底侯温下口,地

  • 泺口镇

    即今山东济南市东北二十里洛口。为泺水入古济水 (此段古济水即今黄河) 之口。《水经·济水注》: 泺水 “北流注于济,谓之泺口”。筑堰以分其流,故亦名堰头镇。又曰下泺镇。明置堰头镇巡司。

  • 渴驴岭

    在今青海乐都县西湟水之北。《宋史·地理志》 乐州德固砦: “南至渴驴岭一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