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镇
①唐末置,属将乐县。即今福建泰宁县治。五代南唐保大三年(945)改为归化场。
②金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西归化街。
③在今福建漳平市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归化镇在“县南三十里(据《清一统志》当在县南七十里)。有巡司”。
唐末置,治今福建省泰宁县。属将乐县。五代南唐保大三年(945年)改为归化场。
①唐末置,属将乐县。即今福建泰宁县治。五代南唐保大三年(945)改为归化场。
②金置,属厌次县。在今山东惠民县西归化街。
③在今福建漳平市南。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99漳平县:归化镇在“县南三十里(据《清一统志》当在县南七十里)。有巡司”。
唐末置,治今福建省泰宁县。属将乐县。五代南唐保大三年(945年)改为归化场。
富春江的简称。即今钱塘江流经浙江富阳市段。
即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南集集镇。清设集集汛,有外委驻守。乾隆五十一年 (1786),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大理栈兵败,携家走集集埔。1946年设集集镇。据刘枝万等纂 《南投县志稿》 说: “所谓 ‘集集’ 者,
元置,属开元路。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苏祖河流域。明改置失里卫。
隋开皇四年(584)置,治所在东安县(即今云南彝良县)。辖境约当今云南彝良、大关两县地。大业初废入开边县。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辖境仅当今彝良县及大关县东部。天宝后废。隋唐羁縻州。隋开皇初置,属南
①即薛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清一统志·松江府一》:薛山“在青浦县南,兰笋山东,中隔一水。下尝掘地得石志曰玉屏, 又称玉屏山”。②又名驻跸山。在今安徽歙县城东北。《方舆纪要》卷28歙县:玉屏山“在
即今新疆区托里县。清道光《新疆识略》卷2塔尔巴哈台:雅玛图台“至沙喇瑚鲁素台一百二十里。中有托里布拉克腰台”。
秦始皇十六年 (前231) 骊邑。汉高帝七年 (前200) 改县,治所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十四里。十年 (前197) 改名新丰县。古县名。秦置,治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阴盘城。秦属内史。西汉属京兆尹。
唐武德三年 (620) 置,属雅州。治所即今四川荥经县。《寰宇记》 卷77荣经县: “因界内有荣经水口戍为名。” 元末废入严道县。明洪武十三年(1380) 复置。清属雅州府。《清史稿·偏图经》: 康熙
即今甘肃合水县东固城川。《清一统志·庆阳府一》: 故城川水 “在合水县南五十里,与麻谷大三门相通。源出子午山,南流入宁州界,为谷城川。又流经州西北入大延水。川旁土壤肥润,多产苇荻花药”。
①即今广西上思县南,与防城港市交界之十万大山。《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十万山“在州西南八十里,群峰巑岏,百溪分注, 明江之源出焉”。《明史·广西土司传》:洪武二年(1369),丘广等讨左江上思州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