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归化县

归化县

①东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西北三十里文竹乡桂花村。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静州。九年(626)废。

②南齐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境。后废。

③北周置,属临河郡。治所在今山西永和县南十五里罢骨乡附近。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楼山县。

④唐武德三年(620)改江宁县置,属扬州。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八年(625)改为金陵县。

⑤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今河南尉氏县南。贞观初废。

⑥唐乾封二年(667)置,属严州。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北宋开宝五年(972)废。

⑦唐天宝元年(742)置,属静戎军。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寰宇记》卷80霸州:“归化县去州西北四百里。一乡。在移村。”乾元元年(758)属霸州。后废。四百里有误。《清一统志·杂谷直隶厅》 31 《寰宇记》:“归化县去(霸)州西北百里。”

⑧唐元和十三年(818)置,属德州。治所在今山东济阳县西北五十里新市城。《旧唐书·郑权传》:“时朝廷用兵讨李师道,权以德、棣之兵临境。奏于平原、安德二县之间置归化县,以集降民。”太和四年(830)废入临邑县。

⑨唐置,为羁縻新安州治。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先安。后废。

⑩五代梁开平元年(907)楚改慕化县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北长安村。后唐同光元年(923)南汉复为慕化县。

(11)五代梁开平二年(908)改唐昌县置,属彭州。治所在今四川郫县西北唐昌镇。后唐同光初改为唐昌县。

(12)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升归化场置,属建州。治所即今福建泰宁县。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改隶邵武军。元祐元年(1086)改名泰宁县。

(13)辽置,属大定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老哈河上游黑城子西。金废。

(14)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属晋宁州。治所在今云南呈贡县南二十三里化城。清康熙七年(1668)废入呈贡县。

(15)明成化六年(1470)置,属汀州府。治所即今福建明溪县。民国初属福建西路道。1914年属汀漳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33年改名明溪县。明嘉靖《汀州府志》卷1邑名:“旧有明溪镇,后升为县,以其地险民梗,更名归化。”

(16)1912年改归化城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1914年改名归绥县。

(17)1913年改归化厅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14年因与福建归化县重名,改名紫云县。


(1)古县名。(1)南朝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西北。属郁林郡。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静州。九年废。(2)北周置,治今山西省永和县西南。属临河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楼山县。(3)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江宁县置,治今江苏省南京市。为扬州治。后改为蒋州治。八年改名金陵县。(4)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河南省尉氏县南。属洧州。贞观初废。(5)唐乾封二年(667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西、来宾市东南。属严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6)唐元和十三年(818年)置,治今山东省济阳县西北新市乡。属德州。太和二年(828年)改属齐州,四年省入临邑县为镇。(7)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以慕化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北。属桂州。唐同光初复为慕化县。(8)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升归化场置,治今福建省泰宁县。属建州。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改隶邵武军。元祐元年(1086年)改名泰宁县。(9)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南老哈河上游黑城子西。属大定府。金废。(10)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治今云南省呈贡县南化城。属晋宁州。明、清仍旧。康熙七年(1668年)废入呈贡县。(2)古旧县名。明成化七年(1471年)析清流、将乐、沙县、宁化四县地于明溪镇置,治今福建省明溪县。属汀州府。清因之。1933年改名明溪县。(3)旧县名。(1)1912年废归化城厅为县,治归化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西南部)。1914年更名归绥县。(2)1913年由归化厅改置,治归化(今贵州紫云苗族自治县驻地松山镇)。因与福建、山西等省归化县重名,1914年更名紫云县。(3)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4年1月由明溪县改置,治归化县城(今明溪县雪峰镇)。同年12月撤销。


猜你喜欢

  • 丽江

    ①元代称滇西北一段金沙江为丽江。《元一统志》丽江路军民宣抚司:金沙江,“古丽水也,今亦名丽江”。按,唐代的丽水指今伊洛瓦底江,元代误认金沙江为“古丽水”,因称金沙江为丽江。②即今广西南宁市西南左江。《

  • 苏村站

    元置,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南东江北岸苏村圩。元置,在今广东省博罗县西南苏村。

  • 置马亭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续汉书 · 郡国志》 庐江郡寻阳县刘昭注: “有置马亭,刘勋士众散处。”

  • 白龙池

    古名滋茂池。即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龙溪乡东北,龙溪河源处龙池。清嘉庆《汶川县志》卷7:滋茂池在“县南一百二十里,龙溪沟入四十八里。四合皆山,中一巨浸。俗呼为白龙池, 曰滋茂池。一名慈母池,在慈母山下,

  • 城冈峒

    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新宁县: 城冈峒 “在县 (今台山市) 西南七十里城冈堡,有巡司”。

  • 鄀州

    ①南朝梁侨置,治所在云泽县 (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东南)。隋废。②西魏置,治所在武宁郡乐乡县 (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双河乡北乐乡关)。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621) 复置,贞观八年 (634) 废。西魏置

  • 桐乡县

    ①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虞州。治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贞观十七年 (643) 废。②明宣德五年 (1430) 析崇德县置,属嘉兴府。治所在凤鸣市 (今浙江桐乡市)。《清一统志·嘉兴府一》: “

  • 神木县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云州置,属葭州。治所在今陕西神木县东三里。明正统八年(1443) 迁治今神木县。清乾隆元年 (1736) 改属榆林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东

  • 龙州军民指挥使司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升龙州军民千户所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后复为龙州。

  • 春秋陈邑。在今河南柘城县北。《元和志》 卷7宁陵县: “故柘城,在县南七十里。陈之株邑。”湖南省株洲市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