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弹丸礁

弹丸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安渡滩西南。低潮露出,为一东西长、南北窄的完整环礁。东侧有数块海拔1.5—3.0米的珊瑚礁块。中国渔民向称石公厘,因环礁边缘一个个竖立的礁石如石人,围成篱笆状,故名。1935年公布名称为燕子礁。1947年改名弹丸礁。


猜你喜欢

  • 化隆县

    ①南朝宋置,属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西或电白县境。隋废。②西魏废帝二年(553)改石城县置,属浇河郡。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元和志》卷39廓州化城县:“因境内有化隆谷,故名

  • 板江

    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09怀远县: 板江在 “县北十五里。源出北境之扶劳山,经牛头、上瓮、边田诸村,南入大江”。集镇名。在湖南省平江县北部、板江东岸。板江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 黄土铺

    在今四川茂县境。《方舆纪要》 卷67威州: 黄土铺 “在州东北百里。宣德二年,松潘蛮攻围城堡,官军讨之,至黄土铺失利,松茂之道遂绝。即此”。在今四川省汶川县东北。明宣德二年(1427年),松潘土著起事

  • 砚山设治局

    1933年析文山、广南两县地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江那 (即今云南砚山县)。因治所西北郊有山形如砚,故名。1935年改砚山县。1933年由文山、广南二县析置,治今云南省砚山县江那镇。1935年升县。

  • 倚子山

    在今湖北恩施市东十五里。《方舆纪要》卷82施州卫: 倚子山 “峰峦环峙。宋开庆初,郡守谢昌元移城治此,以据险要。今亦名州基山”。

  • 淮南国

    西汉高祖五年 (前202) 以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置,治所在六县 (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十一年 (前196) 徙治寿春县 (今寿县)。文帝七年 (前173) 废。十六年 (前164) 以

  • 舟溪江

    即今贵州凯里市南鸭塘河。北流入清水江。《方舆纪要》卷121麻哈州平定司:舟溪江在“司东八十里”。

  • 大珠山

    亦作大朱山。即今山东胶南市南大珠山。唐杜佑《通典》卷180密州诸城县:“古齐长城,东南自上大朱山起,至州南界二百五十里。”《清一统志·莱州府一》:大珠山“又名玉泉山。山椒有石门,下有泉,迸若喷珠,名曰

  • 荡阴里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临淄南。《水经·淄水注》: 淄水 “又东径临淄县故城南。……又东北径荡阴里西”。诸葛亮 《梁父吟》: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即此。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临淄东。诸葛亮《梁父吟》:“

  • 宏路站

    元置,在今福建福清市西宏路镇。即今福建省福清市西南宏路。元至元间置,明改为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