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广阳郡

广阳郡

①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6)置,治所在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大清河以北、永定河下游地区。西汉初改为燕国。元凤初复为广阳郡,本始初改为国。东汉初废入上谷郡,永元八年(96)复置郡。三国魏太和六年(232)改为燕国。

②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改益州置,与安州同治方城(今河北隆化县伊逊河东)。东魏元象中与安州同治燕乐县,寄治幽州北界(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七十里)。北齐废。


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6年)灭燕后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隅)。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及河北省廊坊、霸州、固安、涿州、新城、定州、雄县、易县、定兴等地。西汉初改置为燕国。元凤元年(前80年)复为广阳郡,本始元年(前73年)改为国。东汉初废入上谷郡。东汉永元八年(96年)复置广阳郡。三国魏太和六年(232年)又改为燕国。


猜你喜欢

  • 河苍烽

    一作阿苍烽。唐筑,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唐杜祐 《通典》 卷174敦煌郡: “西北到河苍烽二百四十二里,与废寿昌县分界。” 《沙州都督府图经》: “古阿苍城,周回一百八十步,右在州西北二百四十二里,俗号

  • 八站

    在今黑龙江哈尔滨市区西。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滨江县:“县市沿松花江南岸之傅家甸,西连八站,南对秦家冈,东接四家子、太平桥、圈儿河等处。”

  • 山丹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山丹州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清雍正二年(1724)降为山丹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属陕西都司,后属行都

  • 双店镇

    亦作双甸。今江苏如东县西双甸镇。清嘉庆《如皋县志》卷2:双店镇在“东六十里”。在江苏省东海县西北部。面积119平方千米。人口6.9万。镇人民政府驻双店,人口3000。曾有两店铺,故名双店。1957年建

  • 河南

    ①地区名。指今黄河以南地区。《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在鸿门见项羽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② 《尔雅·释地》、《周礼·职方》: “河南曰

  • 萍乡煤矿

    即今安源煤矿。为我国著名煤矿之一。主要矿区在今江西萍乡市东南安源山。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盛宣怀筹设 “萍乡煤矿局” 开采,产煤主要供应汉阳铁厂。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与汉阳铁厂、大冶铁矿

  • 绿德山

    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科白。《方舆纪要》卷115师宗州: 绿德山“在州东百二十里。孤峰秀削,一名六德山。有六德废驿址”。

  • 英温河卫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兴凯湖西南扪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属奴儿干都司。辖有今俄罗斯兴凯湖西南扪河流域。后废。

  • 淮川郡

    南朝梁置,为西淮州治。治所在白苟堆(今河南正阳县东南)。北齐废。南朝梁置,治白狗县(今河南正阳县东南)。辖境约今河南省正阳县东南一带。北齐改为齐兴郡。

  • 戛云 (雲) 亭

    在今四川达川市南二里翠屏山。《方舆胜览》 卷59达州: 戛云亭 “在南山。元稹为司马时立。下瞰江流,周览城邑”。今亭清嘉庆间重建于山之西岭,为三层八角形,高1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