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军
五代南唐保大八年(950)于广德县置广德制置司。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升为广德军,治所在广德县(今安徽广德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郎溪二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广德路。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析宣州置,治广阳县(今安徽广德县)。属江南东路。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广德、郎溪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路。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朮攻临安,取道于此。
五代南唐保大八年(950)于广德县置广德制置司。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升为广德军,治所在广德县(今安徽广德县)。辖境相当今安徽广德、郎溪二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广德路。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析宣州置,治广阳县(今安徽广德县)。属江南东路。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广德、郎溪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路。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兀朮攻临安,取道于此。
北宋置,属监利县。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北。
即临泚口市。今湖南湘阴县西二十九里湘江西岸之临资镇。
①三国吴永安三年(260)改汉兴县置,属建安郡。治所即今福建浦城县。隋开皇九年(589)废。②1912年合乌程、归安二县置,属浙江钱塘道。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城区。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移治今
北宋乾德四年 (966) 升富义县置,掌煎盐事。治所在今四川富顺县。属潼川路。辖境相当今四川自贡市及隆昌、富顺两县地。太平兴国元年(976) 改为富顺监。北宋乾德四年(966年)以富义县改置,治今富顺
在今云南宣威市东北可渡乡。明洪武初建。清有巡司驻防。在云南省宣威市区北可渡村。地处云、贵两省交界处。有可渡关城址、古驿道、古炮台等古迹。可渡关城址呈椭圆形,南北长230米,东西宽110米,开有南北两关
①西汉元封五年 (前106) 置,为十三州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陇县 (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宁夏,青海湟水流域,陕西定边、吴旗、凤县、略阳和内蒙古额济纳旗一带。三国魏黄初中移治
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67茂州: 神溪堡在 “州东北四十里”。
又称洋河镇。明置,属桃源县。即今江苏泗阳县西北六十里洋河镇。因白洋河为名。《明史·地理志》 桃源县:“东有三义镇巡检司,崇祯末,移于县西之白洋河镇。”清设千总及宿迁县主簿驻此。以产名酒“洋河大曲”著称
即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之官江河。《方舆纪要》卷108桂平县: 官江在 “府西南三十里”。
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清康熙二十年 (1681) 改土舍,后属石屏州。道光年间迁治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1933年废入石屏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和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