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县
①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十二里城子庄。西晋初废。后复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
②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蓟州。治所即今北京市平谷县。明洪武十年(1377)省入三河县,十三年(1380)复置。清属顺天府。1914年属京兆地方。1928年属河北省。
古旧县名。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置,治今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西北。属渔阳郡。后历有废置。原属河北省,1958年划归北京市。2001年撤县,改设平谷区。
①西汉置,属渔阳郡。治所在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十二里城子庄。西晋初废。后复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废。
②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蓟州。治所即今北京市平谷县。明洪武十年(1377)省入三河县,十三年(1380)复置。清属顺天府。1914年属京兆地方。1928年属河北省。
古旧县名。西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置,治今北京市平谷区平谷镇西北。属渔阳郡。后历有废置。原属河北省,1958年划归北京市。2001年撤县,改设平谷区。
在今西藏比如县西北下秋卡区布龙、南牙、措布一带。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5《部落》。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属汝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石台村。北周为石台郡治。后废。(1)古县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西石台街。属汝北郡。后废。(2)今县名。在安徽省南
在今安徽寿县南。《新唐书·地理志》 寿州安丰县:“东北十里有永乐渠,溉高原田。广德二年,宰相元载置,大历十三年废。”
明洪武初置,后属郧阳卫。治所在今湖北房县东。后废。
①三国魏黄初二年(221)改许县置,为颍川郡治。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东三十六里古城。为五都之一。东魏天平元年(534)移治今许昌市东北五十一里许田,为许昌郡治。隋属颍川郡。唐属许州。五代唐改为许田县。②
即乌鲁木齐河。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境。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5:阿勒塔齐郭勒“源出迪化州城西南乌可克达巴北麓,东北流,至迪化州城南分二支,夹城各北流一百里入于地”。
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左作村(今云南红河县东南三十三里石头寨)。清康熙四年 (1665) 改土舍,后属石屏州。嘉庆二十四年(1819) 改属建水州。1913年设行政区。明改七溪部置,治今云南省红
古山名。又称峡口山。在今青海省西宁市东湟水南北沿岸,为西宁、乐都往来咽喉。《汉书·赵充国传》:神爵元年(前61年),赵充国奏“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即此。
在今河北易县西清西陵内崇陵东一里。是光绪帝的贵妃珍妃和瑾妃的园寝。崇陵和崇妃园寝在1938年均被盗掘。
亦作沈犁郡。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莋都县(今四川汉源县东北)。《汉书·武帝纪》 注:“臣瓒曰:《茂陵书》沈黎郡治笮都,去长安三千三百三十五里,领县二十一。”辖境相当今四川汉源、石棉、荥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