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潭县

平潭县

1913年由平潭厅改置,属福建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治所即今福建平潭县治潭城镇。1928年直属福建省。


在福建省东部海域,东临台湾海峡。属福州市。由近千个岛礁组成,面积371平方千米。人口38.6万。辖7镇、8乡。县人民政府驻潭城镇。清嘉庆四年(1799年)析福清县东南海坛等岛屿置平潭厅,属福州府。因主岛(海坛岛,又称平潭岛)有一平坦巨石得名。民国《平潭县志》:“而考平潭所由得名之故,又因中有一石,平如坛,俗呼巨石为磹,后遂作潭。”1913年改为县,属东路道。1914年属闽海道,1928年直属省。1949年属第四专区,1950年属闽侯专区。1956年属晋江专区,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1971年属莆田地区。1983年属福州市。地域以海积平原为主。三十六脚湖为省内最大天然淡水湖。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甘薯、花生。经济以渔业为主,盛产黄鱼、带鱼、鳓鱼、石斑鱼、梭子蟹、鳀鱼、鲨鱼、马鲛鱼、紫菜、淡菜、海带、蛤、贻贝。中山渔场为省内主要渔场,观鱼澳为著名渔港。工业有水产加工、造船、制盐等。公路由海坛海峡轮渡与福清市小山东交接。竹屿、苏澳为主要货运港口。名胜有半洋石帆、仙人井。


猜你喜欢

  • 阳通河

    在今河北沧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沧州清池县:“东南十五里有阳通河, 皆开元十六年开。南十五里有浮河堤、阳通河堤, ……亦是年筑。”

  • 伽师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新疆疏勒府。治所在牌素巴特回庄(今新疆伽师县)。民国初属新疆喀什噶尔道。1930年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属喀什地区。面积 6670 平方千米。人口32.

  • 亚崎

    又作哑齐、大亚齐。即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北部亚齐特区一带(一名哥打拉夜)。元汪大渊《岛夷志略》“重迦罗”条译作亚崎。

  • 润陂镇

    又作润陂市。北宋置,属进贤县。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七十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

  • 塔勒奇山

    在今新疆霍城县东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2: 塔勒奇鄂拉 “在博布尔噶苏西北,山形迤逦,西南相属。库色木苏克郭勒发源西麓,塔勒奇郭勒发源南麓”。为伊犁北境门户。《清一统志·伊犁》: 塔勒奇山 “

  • 庆州都督府

    唐武德六年(623)于庆州(治今甘肃庆阳县)置总管府,七年改为都督府。后屡有置废。开元四年(716)复置,督庆州和党项族侨寄庆州境内的芳池州、安定州、安化州、静边州四羁縻都督府下属四十一州。唐武德六年

  • 唐努山

    又作倘鲁山、塘努阿林。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南部的唐努乌拉山脉,与蒙古国乌布苏省接壤。《清一统志· 乌里雅苏台》: 唐努山 “在乌里雅苏台城北,近山游牧之乌梁海,为唐努山乌梁海”。

  • 白水胡城

    一作白水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奇姆肯特东南。唐为安西都护府属地。又称白水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东。唐属安西都护府属地。

  • 安口县

    北宋崇宁四年(1105)改安口砦置,为允州治。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北。政和中废。

  • 怀羌城

    北宋崇宁二年(1103)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金升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