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梁城山
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平梁乡。《方舆纪要》卷68巴州:平梁城山在“州西二十五里。上平坦,四周石壁如城。又有古寺、龙泉二水,四时不竭。宋淳祐中,都统张实筑城于此,取平定梁州之义曰平梁城, 山因以名”。
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平梁乡。《方舆纪要》卷68巴州:平梁城山在“州西二十五里。上平坦,四周石壁如城。又有古寺、龙泉二水,四时不竭。宋淳祐中,都统张实筑城于此,取平定梁州之义曰平梁城, 山因以名”。
西魏改南阳县置,属蔡州蔡阳郡。治所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南三十二里。隋大业初废。
一作西凤渡。即今湖南郴县北五十里栖凤渡镇。《清一统志·郴州二》: 栖凤渡 “在州西北。路出永兴县”。
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梁书·诸夷传》:“滑国者,车师之别种也。汉永建元年,八滑从班勇击北虏有功,勇上八滑为后部亲汉侯。……天监十五年,其王厌带夷栗陁始遣使贡献方物。” 《方舆纪要》卷65: 滑国 “
亦称典孙或典逊。在今缅甸南端之丹那沙林附近。《太平御览》 卷788引竺芝 《扶南记》 曰:“顿逊国属扶南。” 《梁书·海南诸国列传·扶南国》:“其南界三千余里有顿逊国,在海崎上,地方千里,城去海十里。
在今广东封开县北。《方舆纪要》卷101封川县:石砚山砦,“瑶寨也。正德中,封川之石砚、大和、鸡峒山瑶,纠合开建大玉、小玉、大台,贺县峒金、上峒、下峒等巢,封川归仁、文德二乡,大滑脑、洪秋、南吉、大贺、
即今浙江义乌市西南十四里江湾乡。《清史稿·地理志》 金华府义乌县:东江“径江湾市,会画溪”。即此。
即今安徽巢湖市西北中垾镇。清光绪《庐州府志》卷3巢县:中垾镇在“县西三十里”。在安徽省巢湖市区西北部。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镇人民政府驻中垾,人口3179。有一长岗伸入圩中,形如堤岸,俗称
东魏天平二年 (535) 置,属魏尹。治赵城 (今河北大名县西北)。北周移治孔思集寺 (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属昌乐郡。隋为武阳郡治。唐为魏州治。五代晋改名广晋县。古县名。东魏天平二年(535年)析馆
即今贵州榕江县北朗洞镇。清时有开泰县县丞驻此。民国改置县佐。“朗洞”系侗语音译,意为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即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朗洞。清开泰县(今贵州黎平县)县丞驻此。
即今四川盐源县西盐井河。《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双桥河在“卫西五里。源出卫东三十里之凉山,绕流径此,又东北流入打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