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和县

平和县

明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分南靖、漳浦二县地置,属漳州府。治所在河头中营(今福建平和县西南九峰镇)。《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平和县:“正德十四年,南赣抚臣王守仁讨平象湖‘贼’,上言河头之地,北与芦溪流恩山冈接境,西北与漳平象湖山接境,而平和等乡,又与广东饶平县大繖、箭灌等乡接境,皆穷险‘贼’巢,与所属县治相距五日程,往往相诱出劫,宜设县控制,于是析置今县”。以平和乡为名。《清一统志·漳州府》:平和县“取盗平民和之义,名曰平和”。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1914年属汀漳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迁治小溪镇(即今平和县治)。


在福建省西南部、西溪上游,邻接广东省。属漳州市。面积 2323 平方千米。人口55.3万。辖10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小溪镇。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析南靖县清宁、新安二里及漳浦县部分地置平和县,取“平定咸和”之意;治河头大洋陂(今县西南九峰),属漳州府。清仍之。1913年属西路道,1914年属汀漳道,1928年直属福建省。1949年迁治小溪镇,同年9月属第六专区。1950年3月属漳州专区(同年9月改称龙溪专区),迁治今址。1971年属龙溪地区。1985年属漳州市。地处闽东山地南段、博平岭南坡,花山溪纵贯。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甘薯、甘蔗、黄麻、烟草、茶叶等。果类繁多,以柑橘为大宗。特产菜干、蜜柚。富水力资源。矿产有铜、钼、明矾、铁等。工业有食品、化学、机械、森工、电力、冶金等。郊柏、牛旧公路经此。纪念地有1928年3月平和暴动遗址、上坪乡农民协会旧址。名胜古迹有三平寺、灵通岩。


猜你喜欢

  • 米场墟

    即今广西陆川县西北米场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陆川县图:北有米场墟。民国《陆川县志》卷5:米场墟“在县北三十里泗里堡五柳甲内。……实县北陆运总汇”。

  • ①西周封国,嬴姓。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北十二里隆古集附近。《左传》: 桓公八年 (前704) 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 黄、 随不会, 使章让黄”。又,僖公十二年 (前648),“黄人恃诸

  • 五丈湖

    即今湖北鄂州市南洋澜湖。《寰宇记》卷112武昌县:五丈湖“在县东,有长湖通江南。冬则干涸。陶侃作塘以遏水,于是水不竭。因取琅玡摄湖鱼菱置湖内,其菱异于他处”。《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五丈湖“在武昌东

  • 大早江

    即大皂江。今四川都江堰市以上岷江。《宋史·蛮夷传四》: “时威州亦建亨、祺二州,然亨至威才九十里,寿宁距茂才五里,在大早江之外,非扼控之所,未几皆废。”

  • 大韦河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大韦河在“(韦番长官司)司南三里。流入都泥江。《志》云,河上通程番,下接卧龙番”。

  • 吏隐山

    在今浙江缙云县治(五云镇)。《方舆胜览》卷9处州:吏隐山“在州东北五十里。山南有唐李阳冰为缙云令秩满退居于此为洼樽,瀑布飞泉,洒落三百余尺。上有四井,周回四丈,因名吏隐山。留题篆刻,至今人宝之”。

  • 双马石

    在今江西井冈山市(茨坪)西南。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是通往遂川及湖南的要隘。因哨口前路右侧有两块巨石叠在一起而得名。1927年10月底,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双马石外面的荆竹山,王佐在大井闻讯,亲自

  • 南桥水

    ①即今海南省文昌县南迈南溪。《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 南桥水 “在文昌县东”。正德 《琼台志》 卷5: 南桥水 “一名文昌江。在县南一里。西廂水源有二,一自迈南山,一从龙塘,各流至县前相合,达青澜

  • 波洑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南部边缘。东距布德暗沙8海里,西距排波暗沙7.5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波洑暗沙。

  • 黑风峒

    在今湖南桂东县西南,湘赣边界附近。南宋嘉定元年 (1208)、二年 (1209) 以罗世传、李元砺为首的瑶、汉饥民先后在此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