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伯尔河
即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北榆溪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席伯尔河 “在右翼前旗南九十里。源出蟒喀图虎尔虎之地,南流会西克丑河入边城,为榆林之榆溪,西河上源”。
即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北榆溪河。《清一统志·鄂尔多斯》: 席伯尔河 “在右翼前旗南九十里。源出蟒喀图虎尔虎之地,南流会西克丑河入边城,为榆林之榆溪,西河上源”。
俗称帝王庙。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路北。明、清两代祭祀历代帝王的场所。原为保安寺遗址,明嘉靖九年(1530)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重修。门前有砖砌琉璃瓦顶照壁一座。主要建筑有景德门、正殿、
元至元十三年 (1276) 置,属陆凉州。治所在蔡村 (今云南陆良县西南二十六里河纳)。明永乐初废入陆凉州。古县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南河纳村。属陆凉州。明永乐初废。
在今安徽舒城县东。《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上阳镇“在县东二十五里……为商旅聚集之所”。
亦作亚非利加州。即今非州。为地球七大州之一。《明史·外国传七·意大里亚》:“万历时,其国人利玛窦至京师,为《万国全图》,言天下有五大州。……第三曰利未亚州, 亦百余国。”
明置,属盐井卫。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北。《明史·地理志》 盐井卫:“东有双桥关。”《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双桥关在“卫东八十里,亦曰双桥堡,又东十里为杭州堡, 又五里为平川驿”。
即今江西新建县北四十里乐化镇。古为通衢要地。1949年曾为新建县驻地。
即今黑龙江省海林市西张广才岭。《清一统志·吉林一》: 海兰窝集 “在宁古塔城西北二百里,西接毕尔罕窝集,东接玛展窝集。绵亘数百里”。海兰河源于此。
唐贞观八年(634)改湋川县置,属岐州。治所即今陕西扶风县。至德中属凤翔府。金初改名扶兴县,寻复故。元、明、清皆属凤翔府。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在陕西省西部。属宝鸡市。面积751平
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或包头市境。《汉书·匈奴传》: 王莽始建国三年 (11),匈奴单于“遣左骨都侯、右伊秩訾王呼卢訾及左贤王乐将兵入云中益寿塞,大杀吏民”。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北。《舆地纪胜》卷81寿昌军:白鹿矶“在武昌县西九十二里。有神人山”。《宋史·理宗纪》:景定元年(1260),“贾似道表言夏贵等战新生洲,进至白鹿矶, 皆身自督战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