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岳州

岳州

①西魏置,治所在岳山郡 (今湖北孝昌县北)。隋初废。

②隋开皇九年 (589) 改巴州置,治所在巴陵县 (今湖南岳阳市)。大业初改为罗州,寻改为巴陵郡。唐武德四年 (621) 又改为巴州,六年 (623)复为岳州。天宝元年 (742) 改为巴陵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岳州。辖境相当今湖南洞庭湖东、南、北沿岸各县市地,其后略小。南宋绍兴二十五年 (1155) 改为纯州,三十一年 (1161) 复为岳州。元至元十三年 (1276) 改为路。明初改为府。洪武九年 (1376) 复改岳州,十四年 (1381) 改为府。


(1)西魏置,治今湖北省孝感市北。辖境大致在今湖北省孝感、云梦、应城等市县一带。后周废。(2)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巴州置,治巴陵县(今湖南岳阳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沅江等市县以东,湘阴、平江等县以北地区。北宋以后逐渐缩小。南宋绍兴中一度改纯州。辖境只有今岳阳、平江、临湘、华容、南县等市县地,属荆湖北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岳州路。


猜你喜欢

  • 绿降水

    即今广西大新县东北龙门水。《明史·地理志》 万承州: “西南有绿降水,亦名玉带水。” 《清一统志·太平府》: 绿降水 “在万承土州 (治今龙门镇) 西南十里。源出州东南境,环绕州前,又西入养利州界合通

  • 和滩

    亦名湖滩。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六十里长江中。《水经·江水注》: 江水 “又东径壤塗而历和滩”。

  • 东泰州

    唐武德五年(662)置,治所在博城县(今山东泰安市东南三十里旧县)。辖博城、梁父、嬴、肥城、岱等五县。相当今山东泰安、肥城二市附近地。贞观元年(627)废。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博城县(今山东泰

  • 永乐县

    ①北魏延昌三年(514)改长乐县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南一里。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名石泉县。②东魏兴和二年(540)置,属乐良郡。治所在今河北满城县西北五里鱼条山下。北齐属昌黎郡。北周移

  • 干远州

    元置,治所即今云南镇远县。明建文四年(1402)改名镇原州。

  • 峣山

    在今陕西蓝田县南二十里。宋敏求 《长安志》卷16: “峣关盖因此山得名,亦谓之峣岭。”

  • 赵泾

    在今上海市嘉定区西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 赵泾 “北通练祁,南出为封家浜,亦曰封家渡。又南为月河,出吴淞江”。

  • 李千城

    在今安徽泗洪县南。《寰宇记》卷16泗州:“李千城即后魏戍也,在徐城县西北三十里。后魏熙平元年李千于此城置戍,因名。”在今江苏省泗洪县南。北魏熙平元年(516年)李千于此筑城置戍,故名。

  • 卢奴水

    在今河北定州市北。《水经·滱水注》:“卢奴城内西北隅, 有水渊而不流,南北百步,东西百余步, 水色正黑, 俗名黑水池。或云水黑曰卢,不流曰奴,故此城藉水以取名。”池水东北合滱水。

  • 鱼梁洲

    又作渔梁洲。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城南岘首山东北侧。《水经·沔水注》: “襄阳城东有东白沙,白沙北有三洲。……沔水中有鱼梁洲,庞德公所居。” 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