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岩寺镇

岩寺镇

在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岩寺镇 “在歙县西二十五里。今出漆器”。《清一统志·徽州府二》: 岩寺镇 “在歙县西二十五里。宋设官收酒税,初置税课局,兼置岩寺巡司。洪武十四年废”。


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南部。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1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岩寺,人口1.5万。传古时镇东南山岩上有寺庙称岩寺,地以寺名。唐大历元年(766年)建镇,为皖南有名的古镇。1949年设岩寺镇,1958年改为岩寺公社,1965年复设岩寺镇。1992年罗田乡并入。地处徽州盆地,产稻、油菜籽、蔬菜、茶叶。有发电设备、机床、纺织器材、肉类加工、油脂、化工、酿酒等厂,为黄山市主要工业区。镇区沿公路两侧和丰乐河两岸分布。商贸繁荣。皖赣铁路经此设站,慈张、桥岩公路交会于此。1938年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在此集中建成新四军。


猜你喜欢

  • 白沙务

    南宋绍兴二年(1132)置,属长溪县。即今福建福安市南白沙。

  • 枫溪

    即今广东揭东县东枫江。《方舆纪要》卷103潮州府揭阳县: 枫溪 “在县东北四十里大脊岭下。源出海阳县,即三利水派流也。东南流,二百里为枫溪口,亦曰枫口径,汇诸溪水注于海”。

  • 永顺等处宣抚司

    元至正七年(1347)升永顺等处安抚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老司城。明洪武六年(1373)改为宣慰司。元至正七年(1347年)升永顺等处安抚司置,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老司城。属四川行省

  • 上中峒砦

    在今广西荔浦县东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7荔浦县:上中峒砦“明万历四年筑城置戍”,并设巡司于此。

  • 东沙岛

    是中国东沙群岛中惟一露出水面的珊瑚岛。明、清时代,中国渔民就住岛生产,修建房屋庙宇。清初建有“大王庙”,毁后又建“天后宫”。岛的东北侧有中国渔民所建渔村和清同治年间的坟墓一百三十余座。东沙岛是著名的海

  • 牛肚湾墟

    即今广东新会市西司前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 羡阳县

    即滠阳县。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宋书·州郡志》 作羡阳县。

  • 辋谷

    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二十里。《清一统志·西安府二》 引 《雍大记》: “商岭水流至蓝桥,伏流至辋谷,如车辋环辏,落叠嶂,入深潭。有千圣洞、细水洞、茶园、栗岭。唐右丞王维庄在焉,所谓辋川也。”

  • 白道城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坝口子村古城。《魏书·李崇传》:正光五年(524),沃野镇人破落汗拔陵反叛,所在响应,征北将军、临淮王彧大败于五原,安北将军李叔仁寻败于白道,贼众日盛。……(北讨大都督李崇子神

  • 栅山

    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三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69黔江县: 栅山 “两山壁立若门,中宽衍,有平陆数顷,可以耕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