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阳

山阳

①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焦作市东十里墙南村北侧。《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年(前242),“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长平、雍丘、山阳城,皆拔之,取二十城”。汉置山阳县于此。

②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牧马山南。《晋书·李势载记》:东晋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温从山阳出江南,昝坚到犍为,方知与温异道”。宋郭允蹈《蜀鉴》卷4:“山阳在广都。”


古邑名。战国魏邑,后属秦。在今河南省焦作市东北墙南村北侧。以在太行山之阳得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五年(前242年),将军蒙骜攻魏,拔山阳城;八年,封嫪毐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皆即此。西汉置山阳县。


猜你喜欢

  • 石柱城

    在今湖南慈利县境。《舆地纪胜》卷70澧州:石柱城,“《类要》:在慈利县。山崖有石,耸立如柱”。

  • 胡公堰

    在今贵州都匀市北一里。《方舆纪要》 卷121都匀府: 胡公堰 “明初指挥胡纲所筑。城西之田,赖以灌溉”。

  • 习家池

    又名习池。即习郁池。在今湖北襄樊市南十里。《水经·沔水注》:“又东入侍中襄阳侯习郁鱼池。”《初学记》卷8:习池“《襄阳记》:岘山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习家鱼池”。别名高阳池馆。又作习郁池。在湖北省襄

  • 宁远河

    ①即今辽宁兴城市兴城河。《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宁远河“源出宁远卫西北山谷间,南流至城西分为二派,环抱城郭,复合为一,南流入海”。②即今四川西昌市之西河。《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宁远河“在都

  • 富豪砦山

    在今河北灵寿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4灵寿县: 富豪砦山 “在县西北九十里,北接阜平县界,峭壁耸立,登降危险。半岭有石堂,绝顶有砦场,一夫据险,千人莫当也”。

  • 陈垆镇

    即今陕西铜川市东南三十里陈炉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陈垆镇“土人陶瓦器为业,故名”。

  • 商丘县

    明嘉靖二十四年 (1545) 置,为归德府治。治所即今河南商丘县。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古旧县名。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置,治今河南省商丘市城关镇。明、清为归德府治。1960

  • 汝南镇

    金置,属宝丰县。在今河南宝丰县西北二十里赵官营。

  • 松峰场

    即今四川仁寿县东南松峰乡。清光绪 《资州直隶州志》 卷3仁寿县: 松峰场 “在县南一百二十里”。

  • 丛州

    唐贞观三年(629)以党项归附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境。广德后没入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