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山丹县

山丹县

北魏改删丹县置,属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隋大业初复为删丹县。宋入西夏。元至元初复改为山丹县,属甘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为山丹州。明改为山丹卫。清雍正二年(1724)又改置山丹县,属甘州府。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


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南邻青海省,北接内蒙古自治区。属张掖市。面积5045平方千米。人口19.5万。辖4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置删丹县,治今县,属张掖郡。《元和郡县志》甘州删丹县:“焉支山,一名删丹山,故以名县。”北魏改山丹县。隋大业初复名删丹县。唐永泰后地入吐蕃。西夏为删丹县。元为山丹州。明为山丹卫。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山丹县,属甘州府。1913年后先后属河西道、甘凉道,1927年直属甘肃省。1949年属张掖专区,1950年属武威专区,1955年复属张掖专区。1958年撤销民乐县,其行政区域并入(1961年析出复置)。1969年属张掖地区,2001年属张掖市。南部为祁连山区,北部为龙首山区,中西部山丹河流经。属中温带干旱气候。以农为主,山丹河及其上源马营河是农业主要灌溉水源。农产小麦、青稞、油菜籽、胡麻等。特产发菜、蕨麻。矿产有煤、铁、锰等。工业有陶瓷、化工、农机、水泥、电力、食品加工等。大马营滩为著名的山丹马产地。兰新铁路、312国道经过。名胜古迹有四坝滩、山羊堡滩遗址、汉长城遗址,日勒、峡口古城堡及国际友人艾黎捐赠文物陈列室、艾黎·何克墓等。


猜你喜欢

  • 枫坑

    在今浙江义乌市南。《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枫坑 “在县南七十里。坑深二十里,入永康县界”。

  • 南陵县

    ①西汉文帝七年 (前173) 置,属京兆尹。治所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太康村。因其地有文帝刘恒之母薄太后的南陵,故名。东汉元始四年 (前4) 废。②西晋置,属九德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锦川附近。南齐以后废

  • 水井

    集镇名。含水井上、下村。在海南省儋州市西北部。属中和镇。人口 1630。始建于宋,因上村地下水源丰富,任何地方挖井均有水,故名。产稻、花生、甘蔗,造林2000多亩。有公路通此。

  • 首阳关

    即今甘肃陇西县西北首阳乡。《明史·地理志》 陇西县: “西有首阳山,上有关。”

  • 勃利州

    唐开元十年 (722) 于黑水靺鞨地置,后为黑水都督府治。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 (伯力)。后废。唐羁縻州。开元十年(722年)以黑水靺鞨一部置,治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属黑水都督府。后废

  • 九女关

    在今山东蒙阴县西南,接平邑县界。清宣统《蒙阴县志》卷1:九女关“距县南三十里”。在今山东省蒙阴县西南。清时为南北交通要道。

  • 崇顺里

    在今广西灌阳县西南八十里。宋名吉宁砦。明、清置巡司于此。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灌阳县西南崇顺。明洪武中置巡检司于此。

  • 白河县

    明成化十二年(1476)置,属湖广郧阳府,次年改属兴安州。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西。清初迁治冷水河(今白河县西北冷水镇附近)。康熙二十五年(1686)迁今白河县。乾隆四十七年(1782)属兴安府。民国初属

  • 功都县

    晋邛都县之讹。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

  • 亚俱罗

    在今伊拉克巴格达南幼发拉底河西岸之库法。大食哈里发欧默尔于公元638年建。曾为大食首都。唐杜环《经行记》:“大食一名亚俱罗,其大食王号墓门都。”元代译作“苦法”,见《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