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尖山

尖山

①在今河北迁安县西北五十里。今名尖山寺。《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尖山“群峰攒列,顶有石砦,环以二泉。其南有赤岭,有泉出焉,亦曰赤崖泉,即沙河之源也”。

②在今山西右玉县威远堡镇以西。《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代唐同光三年(925)九月,“幸尖山射雁”。《清一统志·朔平府》:尖山“在平鲁县北威远城西四十里”。

③在今山西乡宁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1乡宁县:尖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以山势耸拔而名”。

④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方舆纪要》卷77九溪卫“天马山”条下:“又有尖山,山峰尖耸,绝顶有泉。”

⑤在今湖南望城县东南。《方舆胜览》卷23潭州:尖山“在长沙西。一名圭峰。谶云:‘尖山青,宰相生’”。明《寰宇通志》卷55:尖山“在长沙县西,距湘江十五里。巍然一峰,秀出天表。又名圭峰”。

⑥在今广东徐闻县北。《方舆纪要》卷104徐闻县:尖山“在县北九十里。尖耸出群山之上”。《清一统志·雷州府》:尖山“一名尖山岭。于群山之中巍然特起,其巅有小泉极清”。

⑦在今广东阳东县东南。《清一统志·肇庆府》:尖山“在阳江县南稍东十五里。峰小而锐,莲塘河流经其下”。

⑧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方舆纪要》卷57环县:尖山“在县东百里。其山高耸,因名”。

⑨古地名。即今加里曼丹岛西面海上之淡美兰群岛。一说指今菲律宾巴拉望岛上的曼塔林加占峰。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尖山“自有宇宙,兹山盘据于小东洋,卓然如文笔插霄汉,虽悬隔数百里,望之俨然”。


猜你喜欢

  • 高唐县

    ①西汉置,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四十里。西晋废。②北魏景明三年 (502) 置,属南清河郡。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北齐属平原郡。隋属武阳郡。唐属博州,长寿二年 (693) 改崇武县,神龙元年

  • 扎喀霍硕

    亦作察哈和硕。在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南对青山镇。《清史稿·地理志》 呼兰府:“旧设台三:察哈和硕。”

  • 陈湖

    一作沈湖。即今江苏吴县东南三十五里澄湖。《宋史·河渠志七》:秀州西北有“陈湖, 自大姚港、朱里浦入于吴淞江”。《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长洲县:陈湖,“嘉靖三十二年,倭寇自昆山逸入境,将趋吴江,官兵败之

  • 姚沟

    即今安徽无为县南姚沟镇。清乾隆 《无为州志》 卷4 《镇集》: 姚家沟 “在治东南四十里无为乡”。

  • 裔山县

    即胤山县。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舆地纪胜》 卷184利州: 故平蜀县: “义清县,天宝元年八月改为裔山县。国朝乾德三年改为平蜀县。”

  • 敖山

    ①在今山东新泰市东南十五里。《国语·晋语》: “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即此。今俗称青云山。②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尚书·序》: “仲丁迁嚣。” 《史记·殷本纪》: “帝中丁迁于隞。” 《索隐》:

  • 小史

    一名那色波。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南卡尔希。唐为安西都护府属地。

  • 达兰达葩

    在今蒙古国西南车车尔勒格东南一带。《元史·太宗纪》:六年(1234)“夏五月,帝在达兰达葩之地,大会诸王百僚”。

  • 上宜县

    隋开皇十七年(597)置,属京兆郡。治所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南好畤河。唐属雍州,贞观八年(634)并入岐阳县。古县名。隋开皇十七年(597年)置,治今陕西省永寿县西南好畤河镇。属京兆郡。唐初属雍州,贞观八

  • 义帝陵

    在今湖南郴州市西南。《史记·项羽本纪》:秦末,项羽、刘邦继陈胜、吴广之后,起兵攻秦,访楚怀王孙心于民间,尊为义帝。汉元年(前206),项王使人徙义帝于长沙郴县(今郴州市),“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