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禄山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北。《方舆纪要》卷105会同县:小禄山在“县西二十里。下有涧水,分二派灌田”。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北。《方舆纪要》卷105会同县:小禄山在“县西二十里。下有涧水,分二派灌田”。
唐神龙三年 (707) 分黄县置,为登州治。治所即今山东蓬莱市。《元和志》 卷11蓬莱县: “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为名。” 明、清为登州府治。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东海道。
又名黄冈铺。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黄土岗镇。《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太平市” 条下: 黄土市 “今为戍守处”。
①亦作析阳郡。北魏置,属析州 (淅州)。治所在西析阳县 (今河南西峡县)。北周改西析阳县为中乡县。辖境相当今河南西峡县地。隋开皇初废。②隋大业初改淅州置,治所在南乡县 (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水库内)。辖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商丘县南一里。西汉初属梁国,文帝时为梁国国都。《史记·梁孝王世家》: 景帝时,吴楚七国反,“梁孝王城守睢阳”,乱平,“广睢阳城七十里”。即此。北魏为梁郡治。隋开皇十六年 (
①本春秋楚邑。秦置县,属九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临淮关东。东汉改为钟离侯国。三国魏废。西晋太康二年 (281) 复置,属淮南郡。东晋安帝时改为燕县,为钟离郡治。北齐复为钟离县。隋开皇初为濠州治,
①在今湖南澧县西南。《舆地纪胜》卷70澧州: 明月池 “在郡圃东。李群玉游息之地也”。②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水经·沅水注》: “沅水又东历临沅县西,为明月池、白璧湾。湾状半月,清潭镜澈。”③在今四川
南朝梁置,为梁德郡治。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北。隋开皇九年 (589) 属泷州,十八年(598) 改为怀德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信宜市东北,为梁德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怀德县。
在今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西。《明史·地理志》 思恩府: “西北有都阳山。” 《方舆纪要》 卷111思恩府: 都阳山在 “府西北二百五里。山高广有泉,下注成溪,引流灌田。旧有都阳寨,宏治中,土酋岑濬作乱,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北。《清一统志·吉林》 “打牲乌拉城” 条: 癸丑年 (1613),“布占泰率兵三万,由富勒哈城而来……太祖奋然挺身而入,诸贝勒大臣率军士鼓勇纵击,大败乌拉兵,十损其六七”。即此。《清
即今天津市津南区东葛沽镇。明于此置海防营。《清一统志·天津府二》: “海防营在天津县东六十里,地名葛沽。明万历二十五年设副总兵驻防。本朝初设游击,后移游击于大沽,设守备驻此。” 民国时设县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