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广东平远县南之大柘河。《清一统志·嘉应州》:大柘水“在平远县东南。源出阳洞,东流经关上,合河头溪”。
金天会六年 (1128) 分河东路置,治所在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中阳、灵石、昔阳等县以北及陕西佳县以北地区。元废。金天会六年(1128年)分河东路置,治太原府(治今山西
①在今山东宁阳县东一百里。《方舆纪要》卷32宁阳县“灵山”条下:“又东十里有九顶山,山有九峰,参差竞胜。”②亦名岷山、汶山。在今四川茂县东南二十里。《清一统志·茂州》:岷山,“《旧志》:山有九峰,四时
唐置,属羁縻连州。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后废。
北宋置,属丰州。在今陕西府谷县北。
西汉元延中建,在今江苏扬州市城外。以旧有琼花得名。唐改名唐昌观。北宋政和间改名蕃釐观。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之南寿山。《宋史·赵遹传》: 政和五年 (1115),征讨晏州 卜漏叛蛮,“漏据轮缚大囤,其山崛起数百仞,林箐深密,夷奔溃者悉赴之”。即此。在今四川省兴文县兴文镇南。宋时林箐深
1913年改凤凰厅置凤凰县,1914年因与湖南凤凰县重名改为凤城县,属奉天东边道。治所即今辽宁凤城市。1929年属辽宁省。1945年改属安东省。1949年属辽东省。1954年仍属辽宁省。1985年改设
即今福建金门县东料罗。清有把总驻此。
明正统九年(1444)置,即今宁夏盐池县西北兴武营。正德元年(1506)改置兴武营守御千户所。清改为宁夏守御所。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