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宽河

宽河

①在今天津市西郊。初为河流,清末淤塞,今仅存地名大宽河。同治 《静海县志》 丑集: “宽河在县东三十五里,今淤塞,略有形迹。”

②又名豹河。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之瀑河。《明史· 地理志》 北平都司宽河所: “东南有宽河,一名豹河,下游经迁安县西北,又东合于滦河。”

③城名。即今河北宽城满族自治县。明洪武二十年 (1387),冯胜北征纳哈出筑城,二十二年 (1389)设宽河千户所,永乐元年 (1403) 撤废。《明通鉴》:宣德三年 (1428),乌梁海万众侵边,宣宗北出喜峰口,抵宽河,大败乌梁海,即此。

④在今黑龙江省呼玛县南。民国 《黑龙江志稿》卷4: “滚河,蒙古语深也。亦作宽河,在 (瑷珲)县北,会口距县二百十里。二源合而东流百里,注于黑龙江。河南产金。”


古城名。即今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冯胜北征纳哈出筑城,二十二年设守御千户所,永乐元年(1403年)撤废。《明通鉴》:宣德三年(1428年)乌梁海(兀良哈)万众侵边,宣宗北出喜峰口,抵宽河,大败乌梁海,即此。


猜你喜欢

  • 榆慕谷

    亦作榆幕谷。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资治通鉴》: 唐显庆元年 (656),“葱山道行军总管程知节击西突厥,与歌逻、处月二部战于榆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

  • 百尺陂

    即逢泽。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水经·渠水注》:“百尺陂即古之逢泽也。徐广《史记音义》曰, ‘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汲郡墓《竹书纪年》作‘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斯其处也。”见“逢泽(2)”。

  • 东泇河

    即今江苏邳州市北之东泇河。由山东苍山县入境,与西泇河会,是为泇河。元于钦《齐乘》卷2:“泇水有二:东泇出沂州西北其山。”

  • 武胜军

    ①五代方镇名。后周改威胜军置,治所在邓州 (今河南邓州市)。北宋初废。②五代吴越置,治所在婺州 (今浙江金华市)。北宋废。③蒙古至元四年 (1267) 于女菁平置,治所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元

  • 智化寺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胡同东口路北。明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正统八年 (1443) 建,初为家庙,后赐名报恩智化禅寺。主要建筑自山门内依次为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及东西配殿 (大智殿、藏殿)、如来殿 (万佛

  • 大象山

    在今福建福州市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大象山“在闽县东南五十五里,为城南巨障,下瞰马头江”。

  • 北团寨

    即今福建连城县北北团。宋置北团寨巡司于此,后毁于兵。

  • 孝水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晋熙县置,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绵竹县。《元和志》卷31绵竹县:“境有孝子姜诗泉,故取为名。”大业二年(606)改为绵竹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晋熙县改名,治今四川

  • 山西等处行中书省

    明洪武二年(1369)改河东山西道宣慰司置,治所在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九年(1376)改置山西布政使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以河东山西道宣慰司改置,治太原路(治今山西太原市)

  • 长寿庵

    在今广东广州市区西南。明万历时巡按御史沈正隆建,后僧大汕重建。寺西有池通珠江,水增减应潮汐。清光绪时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