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城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属澄城郡。治所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宫城村。北周废。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宫城村。属澄城郡。北周废。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属澄城郡。治所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宫城村。北周废。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宫城村。属澄城郡。北周废。
即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平溪镇。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红江县后徙治于此。
①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上蔡县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湖北钟祥市北。大业初属竟陵郡。唐初废。②五代梁乾化三年(913)改唐城县置,属随州。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后唐同光元年(923)复为唐城县。
南齐置,属始兴郡。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境。后废。
一名贾楼镇。即今河南泌阳县东北贾楼乡。清道光《泌阳县志》卷1《村镇》:“东贾楼铺,城东北六十里。”
即曲水宗。在今西藏曲水县东北曲水。见“曲水县(2)”。
明洪武初改石阡等处长官司置,属思州宣慰司。治所即今贵州石阡县。明永乐十一年(1413)改置石阡府。明改石阡等处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石阡县。永乐后为石阡府治。清雍正八年(1730年)废。
1912年改托克托厅置,属山西省。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1914年改属绥远特别区绥远道。1928年属绥远省。1954年划属内蒙古自治区。1973年迁今址。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黄河东岸。属呼和浩特市
北周宣政元年(578)置,属蒲亭县。在今四川井研县南。镇以井研盐井为名。隋大业元年(601)升为井研县。
元置,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石耶乡(石耶场)。明洪武八年(1375)改为石耶洞长官司。
即今山西汾阳县北之禹门河。源出县西北张家堡西,东南流入文峪河。《方舆纪要》 卷42汾阳县: 禹门河在 “城西十里。西山诸溪之水会流于此,谓之河口,伏流潜注,东入于文湖。相传禹导洪水至此,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