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宜山县

宜山县

①五代晋改唐兴县置,属莫州。治所在今河北安新县南。后周显德六年 (959) 废。

②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976) 改义川县置,属丹州。治所即今陕西宜川县。元属延安路。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③北宋宣和元年 (1119) 改龙水县置,为庆远军治。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舆地纪胜》 卷122宜州宜山县: “以县有宜山以为名。” 南宋咸淳元年(1265) 为庆远府治。元为庆远路治。明为庆远府治。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93年改设宜州市。


古旧县名。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龙水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庆远镇。历为宜州、庆远府、庆远南丹安抚司治。1949年迁治怀远镇。1958年复迁庆远镇。1993年撤销,改设宜州市。


猜你喜欢

  • 杨家街

    即今四川简阳市西南杨家街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简州:杨家街铺“在州南四十里”。

  • 雾露结山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一百二十里。《清一统志· 开化府》: 雾露结山 “苍峰插天,云雾沈濛”。

  • 养息牧城

    原名苏鲁克。 一作杨��木厂。 在今辽宁彰武县境内。清康熙三十一年 (1692) 科尔沁宾图郡王、土默特达尔罕王献为 “三陵” 牧养地,改名养息牧场。光绪二十八年 (190

  • 双壁岩

    在今湖南洞口县西北五里,平溪江出雪峰山峡谷处。《清一统志·宝庆府》:双壁岩“在武冈州北九十里。《州志》:涧水出洞口,两山峭削,如小桥以通行人。中开石洞,无径可跻,从洞后石窦而入,构龙王阁于中,下为深潭

  • 杜尔伯特中上旗

    清乾隆十八年(1753)设,属蒙古科布多。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诺尔湖南。

  • 新埭镇

    清置,属平湖县。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北三十里新埭镇。在浙江省平湖市北部,北邻上海市。面积27.4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埭,人口3940。传明初有小市,名埭上。嘉靖年间毁于倭患,后建新市,名

  • 百泉镇

    北宋置,属清水县。即今甘肃清水县东北百家站。(1)古镇名。即今甘肃省清水县东北百家站。北宋属清水县。(2)今镇名。(1)在河南省辉县市中东部。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6.7万。镇人民政府驻百泉,人口 7

  • 周长铁路

    从今北京市西南周口店起,西北至长沟峪。长约5公里。1915年建成。

  • 木底城

    本高句丽建。在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木奇镇。《晋书·慕容皝载记》:东晋咸康七年(341),慕容皝从南道南陕伐高丽。慕容翰与高丽王剑“战于木底,大败之”。即此。唐置木底州于此。

  • 西嘉梁州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