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埠
即今天津市西北宜兴埠。清乾隆 《天津县志》 卷1: 西沽巡检司辖村庄有宜兴埠。民国 《天津志略》 第六章: “ (北乡) 东北为宜兴埠,地产鱼苇,其居民之繁盛,殆与西乡杨柳青颉颃云。”
在今天津市东北。地当交通要道,清时商业活动十分繁盛。
即今天津市西北宜兴埠。清乾隆 《天津县志》 卷1: 西沽巡检司辖村庄有宜兴埠。民国 《天津志略》 第六章: “ (北乡) 东北为宜兴埠,地产鱼苇,其居民之繁盛,殆与西乡杨柳青颉颃云。”
在今天津市东北。地当交通要道,清时商业活动十分繁盛。
又名桑里。春秋蔡邑。在今河南确山县东。《左传》: 成公六年 (前585),“晋师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成以申、息之师救蔡,御诸桑隧”。杜注:“汝南朗陵县东有桑里,在上蔡西南。”古邑名。春秋蔡邑。在今河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方舆纪要》卷36即墨县“走马岭寨”条下:“《志》云,县东北六十里有大港寨,九十里有田村寨,与栲栳岛等寨俱筑城戍守。”
即今新疆沙雅县。清乾隆《西域图志》卷15库车:沙雅尔“城周二里许,高一丈四尺,南北二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沙雅县于此。
即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博茂。《明史·地理志》 茂名县: “又西南有博茂巡检司,后废。”
俗称小库伦旗。清初置,曾属卓索图盟。治所在今内蒙古库伦旗或奈曼旗境。光绪三十四年 (1908) 与奈曼旗合并设绥东县。“锡埒图”,蒙古语意为宝椅子; “库伦” 意为城圈。
1941年由松潘县黄胜关以外地方析置,驻古潘州(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北求吉镇)。1949年撤销,并入松潘县。1941年由松潘县析置,治古潘州(今四川若尔盖县求吉寺)。1949年撤销,并入松潘县。
在今陕西铜川市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九年(384),苻坚围姚苌于赵氏坞,“后秦军中无井,秦人塞安公谷,堰同官水以困之”。即此。
即今云南武定县西北一百十二里环州乡。清 《乾隆内府舆图》: 武定府西北有环州驿。
公元第7世纪以后外国人常称中国为唐家。
即唐高骈所筑成都罗城之万里桥门。南宋陆游《夜登小南门城上》,即此门。在《江上散步寻梅诗》中有“明朝更出小南门”, 自注曰:“万里桥门,一名小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