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苲县
本定莋县。西晋改为定苲县,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南朝宋复为定莋县。
古县名。原名定莋县。西晋时改定苲县,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属越嶲郡。南朝齐废。
本定莋县。西晋改为定苲县,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盐源县。南朝宋复为定莋县。
古县名。原名定莋县。西晋时改定苲县,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属越嶲郡。南朝齐废。
①即今山西文水县西南马村。北宋靖康元年(1126),金人围太原,张灏自辽州援太原,同折可求至文水县上贤村、马村下寨,即此。②在今山东汶上县北。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陈兆举所率大刀会曾在此攻打教堂。
在今四川郫县南。为古蜀国望帝杜宇、丛帝开明 (鳖灵) 的墓祠。《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 望帝祠 “有墓在郫县南一里,与鳖灵墓相对”。相传杜宇 “教民务农”; 开明善治水,“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皆有
即蒲犁国。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三国志》 卷30裴注引 《魏略·西戎传》:“桢中国、莎车国、竭石国、渠沙国、西夜国、依耐国、满犁国、億若国、榆令国、捐毒国、休脩国、琴国皆并属疏勒。”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崖山。《清一统志·广州府》:永福陵,“《旧志》:张世杰葬端宗于此”。
一称甘肃走廊。指今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地区。因地势较低,形状狭长,又在黄河之西而得名。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多沙碛
即今河北巨鹿县东北二十六里阎疃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巨鹿县图: 东北有阎疃。光绪 《巨鹿县志》 卷2塞堡: 东有阎疃镇。在河北省巨鹿县东北部。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阎疃
清改洛容县置,属柳州府。治所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南雒容镇。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1952年与中渡、榴江二县合并为鹿寨县。古旧县名。唐贞观中(一说永徽中)置洛容县,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
①北宋置,属铜梁县。即今四川铜梁县北七十里安居镇。明成化十七年(1481)于此置安居县。清康熙元年(1662)废县仍为镇。雍正七年(1729)置巡司。民国初设县佐。②北宋置,属安居县。在今四川遂宁市西
即今安徽巢湖市北司集镇。清光绪 《庐州府志》 卷3合肥县: 东 “油坊集,一百二十里”。
①在今广东博罗县西。宋苏轼 《游博罗香积寺》 诗引: “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寺下溪水可作碓磨。”②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香积村。唐永隆二年(682) 建,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