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远镇

安远镇

①北宋熙宁二年(1069)废安远砦为镇,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西北安远乡。

②在今广东南雄县西北。《元和志》卷34始兴县:“安远镇,在县东北一百五十里。”


(1)古镇名。(1)唐置,在今江西省大余县西南大庾岭古道十里径。《新唐书·地理志》:韶州始兴县“东北有安远镇兵”,即此。唐末后废。(2)唐开元中置,在今广东省南雄市西北。(2)今镇名。(1)在甘肃省甘谷县东北部。面积125.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安远,人口 4120。北宋初置安远寨,天禧二年(1018年)改安远镇,取“安定远方”之意。城址尚存。1949年前为通渭县安远镇,1950年划归甘谷县。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2001年复置镇。产苹果、花椒。养殖和运输业发展较快。为县北部重要贸易集镇。甘通公路经此。(2)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中北部。面积206平方千米。人口1.1万,藏族占32%。镇人民政府驻安远街,人口 1180。镇以驻地名。十六国为莫口县地。明设安远驿,清为安远堡,取“远乡之人居住安宁”之意得名。1950年设安远乡,1957年置安远镇。1986年将乌鞘岭、白塔二乡并入。镇区四面环山,海拔 2700 米,为典型的高寒山城,1951—1984年曾为县府所在地。有皮毛制品、印刷、电力、农机等厂。兰新铁路盘山绕镇而过并设天祝站,312国道经此。


猜你喜欢

  • 牟山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密州。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西北六十里斗鸡台。大业二年(606)改安丘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省安丘市西南。属高密郡。大业二年(606年)改为安丘县。

  • 广明县

    唐末置,属桂州。治所在今广西临桂县西北五通镇东北。五代晋属溥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古县名。唐末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北。属桂州。北宋初废。

  • 姥乌山

    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南。《清一统志·庐州府一》: 姥乌山 “在巢县西南五十里。尖峰峭出,北瞰焦湖。下有桃花岭,通无为州路。有泉曰小甘泉”。

  • 宿迁县

    唐宝应元年 (762) 为避代宗李豫讳,改宿预县置,属泗州。治所在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同年改属徐州。北宋属淮阳军,徙治今宿迁市西南古城。金属邳州,元光二年 (1223) 废。元至元十二年 (1

  • 淡水溪

    又名上淡水溪。在今台湾省本岛北部。源出大霸尖山东侧,曲折北流,经台北市区,至淡水港入海。《清一统志· 台湾府》: 上淡水溪 “在彰化县东北上淡城西。《旧志》: 源出东北界大山中,深十余寻,缘岸皆古梅,

  • 白雅孤口

    在今甘肃武威市北。《方舆纪要》卷63凉州卫:白雅孤口“在卫北。正统中,王骥讨叛人,使赵安由凉州逾白雅孤口,北抵赤林、铁门诸关为犄角。盖其地皆近塞外”。

  • 黄华水

    ①在今山东莒县西。亦名沙河水。元于钦 《齐乘》 卷2 “沭水” 条下: “沙河首受西湖水,湖受黄华诸水,皆莒城西北群山泉潴为湖。” 《清一统志·沂州府一》 谓 “下流亦称坝水,南流入沭”。②在今四川忠

  • 洵阳郡

    西魏置,属洵州。治所在洵阳县 (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辖境相当今陕西旬阳县地。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洵阳县(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属洵州。辖境相当今陕西省安康市东部一带。隋开皇初废。

  • 九原

    ①指九州。《国语·周语下》:“汨越九原,宅居九隩。”韦昭注:“隩, 内也。九州之内皆可宅居也。”②战国赵邑,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黑柳子乡三顶帐房村古城。一说在今包头市西北。《史记·赵世家》:武灵王

  • 洛隆宗

    又作洛龙宗、罗隆宗。治所即今西藏洛隆县东康沙。清乾隆 《西藏志·疆圉》: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洛隆”,藏语意为南谷。1960年与硕般多宗合并设洛隆县,后迁驻孜托。原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