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砦
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一百里。北宋大观三年(1109)改置安溪县,宣和三年(1121)复改为安溪砦,属合江县。后废。
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一百里。北宋大观三年(1109)改置安溪县,宣和三年(1121)复改为安溪砦,属合江县。后废。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浙江湖州市南十五里下菰城。《寰宇记》卷94引《郡国志》云:“古乌程氏居此,能酿酒,故以名县。”东汉属吴郡。三国吴为吴兴郡治。东晋义熙元年(405)移治今湖州市城区。隋仁寿二年(
在隋大兴城安邑坊街之北,今陕西西安市内。宋敏求《长安志》卷8:玄法寺“本隋礼部尚书张颖宅,开皇六年立为寺”。
在今云南永平县东北五里。《方舆纪要》卷118永平县:关索砦“周回二里。俗传蜀汉将关索所筑。寨下有洞,首尾相通,樵牧过之,常闻洞中有戈戟声”。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招信军置,治所在盱眙县 (今江苏盱眙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盱眙及安徽天长、五河、明光等县市地。十五年 (1278) 改为临淮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招信军置,治盱眙
明弘治中置,属山丹卫。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九十里大黄山。《方舆纪要》卷63山丹卫“永兴堡”条下:“又东南有暖泉、大黄山等堡。”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萨州。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天宝元年 (742) 属黄池郡,乾元元年 (758) 属羁縻萨州。后废。
在今云南永胜县东五里谭家坪。《方舆纪要》卷117北胜州:小吉都寨“在州东五里。《志》云,元时土酋高斌祥屯兵于此”。辛亥革命后改今名。
明洪武十七年 (1384) 置,在今贵州毕节市南五里。
①西汉置,为安定郡治。治所即今宁夏固原县。东汉末废,十六国时复置,前赵为朔州治。北魏太延二年 (436) 改置高平镇,正光五年(524) 复为县,为高平郡治。西魏废帝时改为平高县。②东汉章帝改橐县置,
在今河南栾川县东,伊水南岸。《水经·伊水注》: “伊水自熊耳东北,径鸾川亭北。葌女水出葌山,北流,际其城东,而北入伊水,世人谓伊水为鸾水,葌水为交水,故名斯川为鸾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