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南通天竺道

安南通天竺道

唐代中国南方通天竺的道路。附见《新唐书·地理志》,系根椐贾耽所记从边州入四夷道转载。起自唐安南都护府城(今越南河内),往西北取红河水路到古涌步(今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境),这一段经过峰州, 又称峰州路。以后从陆, 经今云南蒙自、建水到昆明,这一段经过通海城(今云南通海县), 又称通海城路。也可以不在古涌步上岸,继续取红河水行,上至步头(今云南建水县南隅),再从陆经建水直北到拓东城(今云南昆明市)。这一段绕道步头,又称步头路。从拓东城往西到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再西经永昌城(今云南保山市),至怒江西岸的诸葛亮城分为两路。一路往西南过些乐城(今云南瑞丽市)入骠国境(在今缅甸),西度黑山(今阿拉干山)至迦摩波国(今印度阿萨姆邦西部高哈蒂一带),再西南行以摩揭陀国(今印度巴特拉一带)为终点。另一路往西经腾充城(今云南腾冲县)、丽水城、安西城(皆在今缅甸北部),至奔那伐檀那国(今孟加拉兰格普尔附近),两路会合。


猜你喜欢

  • 浦溪山

    一名瑶冈岭。在今湖南资兴市东南。《寰宇通志》 卷60郴州: 浦溪山 “在兴宁县 (今兴宁镇)东南六十里。顶有天鹅池、龙须带、刘江仙祠”。《方舆纪要》 卷82: 浦溪山“高万丈,周二百里。顶有雁池,俗名

  • 洗笔池

    在今湖南湘乡市北。《明一统志》 卷63长沙府: 洗笔池,“唐褚遂良贬潭州都督,行部至邑,洗笔池上。后人为立祠,宋邑令为榜曰: ‘唐大都督褚公洗笔池’。咸淳间,邑宰赵必槐于池中得断碑,上刻褚公 《湘潭偶

  • 罗卫

    即迦罗舍佛。在今泰国曼谷湾西北之叻丕一带。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有专条记述。

  • 上碑镇

    亦作上北镇。即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二十里上碑镇。清《畿辅舆地全图》行唐县:上碑镇在“县西北”。在河北省行唐县中南部。面积25.5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上碑,人口5840。为县内四大古镇之一。

  • 文莱

    即婆罗国。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北部之文莱。《明史·外国列传》:“婆罗,又名文莱。”

  • 昭阳殿

    ①三国魏洛阳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魏明帝时修。《三国志· 魏书 · 明帝纪》 载: 青龙三年 (235),“是时大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②北魏平城内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东

  • 文阳县

    ①唐置,为长州治。治所在今越南河南宁省南定附近。天宝初为文杨郡治,乾元初复为长州治。后废。②唐置,属羁縻棠州。治所在今老挝甘蒙省西北班梳东北。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越南南定省南定附近。为长州治。五代

  • 句践冢

    在今浙江绍兴市境。《越绝书》卷8载:“独山大冢者,句践自治以为冢,徙琅邪,冢不成。去县九里。”

  • 汤池山

    ①在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庞家堡区。《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天德山”条下载:“又有汤池山,在司东六十里,温泉出焉。辽置梨园于山下。”《辽史·圣宗纪三》:统和六年(988),“幸黎园温汤”。即此。②在今

  • 翁水

    即今广东翁源县境之翁江。《元和志》 卷34翁源县: 翁水 “出县东北一百四十里”。《舆地纪胜》卷90韶州: 翁水 “源出本县界灵池山,南流九十里至英州江口合大水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