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省铁路
即江宁铁路。在今江苏南京市内。清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1909)筑成从下关经鼓楼至万寿宫段,长11.9公里。1928年改称京市铁路。1935年延展至中华门,全长14.4公里。1958年被拆除。
即江宁铁路。在今江苏南京市内。清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1909)筑成从下关经鼓楼至万寿宫段,长11.9公里。1928年改称京市铁路。1935年延展至中华门,全长14.4公里。1958年被拆除。
清康熙三年(1664)于比喇坝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织金县。二十二年(1683)改为平远州。清康熙三年(1664年)置,治今贵州省织金县。辖境约在今贵州省织金、纳雍等县一带。二十二年降为平远州。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南椗。见于清 《海国闻见录》 图。
明正统三年(1438)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古浪县。清雍正二年(1724)改为古浪县。明正统三年(1438年)置,治今甘肃省古浪县。属陕西行都司。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置为县。
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与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之大达坂山。《清史稿·地理志》:大通县“北:大寒”。民国《大通志》第一部:大寒山“去县城北四十五里,居浩亹河之南,壁立千仞, 自西至东,横亘二百余里,划
元末置,明属龙里卫。治所在今贵州龙里县北小谷龙。清改属龙里县。
即“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北隅。《宋史·地理志》 东京:“(艮)岳之正门名阳华,故亦号阳华宫。”
隋开皇十一年 (591) 置,属东宁州。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六十里黄金镇。大业初废。 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 属融州。 永元年(650) 又废。古县名。隋开皇十一年(
在今山东临沂市北。《方舆纪要》卷33沂州:小河堤“元人所筑, 以防涑水冲啮。又北五里有苏家堤,又北五里曰安净堤, 皆元筑”。
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北。《清史稿·四川土司传》: 光绪三十年 (1904),驻藏帮办大臣凤全道经巴塘,“见地土膏腴,即招汉人住垦,筑垦场于茨梨陇”。即此。
南齐永元间侨置,属南新巴郡。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境。梁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