孱山
亦作潺山。在今四川安县西南,为古孱水(今凯江) 发源处。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涪县 “孱水出孱山,其源出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
亦作潺山。在今四川安县西南,为古孱水(今凯江) 发源处。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涪县 “孱水出孱山,其源出金银矿,洗取,火融合之为金银”。
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北。《资治通鉴》:唐开元二年(714),吐蕃将岔达延等寇渭源,“将吐蕃兵十万屯大来谷。……“(薛)讷时在武街,去大来谷二十里,虏军塞其中间,(王)晙复夜出袭之,虏大溃,始得与讷军合,追
蒙古太宗十三年 (1241) 改顺天军置,治所在清苑县 (今河北保定市)。辖境相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潴龙河、唐河、拒马河之间及定兴、高碑店、雄县、深泽、深州、辛集等县市地。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属济州。治所在肥城县(今山东肥城市北老城)。辖境相当今山东肥城、平阴等市县地。北齐废。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肥城县(今山东肥城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肥城市、平阴县及东
①即今吉林大安市西北洮儿河注入嫩江处之月亮泡。《辽史·圣宗纪》: 太平二年 (1022) “二月辛丑朔,驻跸鱼儿泺”。五年 (1025) 三月 “如长春河鱼儿泺,其水一夕有声如雷,越沙冈四十里,别为一
在今云南大姚县北。《方舆纪要》卷116大姚县:大姚河“在县北。源出书案山,流经县西北,合铁索箐之水,又南流至县西南,合姚州小桥村之水,又东流绕县南,复东北会于青蛉河”。
在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十里靖西关驻地吉玛。清光绪二十年 (1894) 与亚东关同时置。由四川委派理事同知驻此,监督亚东关务,兼裁判藏民与英商互市交涉。
即今陕西三原县东南四十里陂西乡。清乾隆《三原县志》卷2: 陂西镇“雁坡一乡,居民会集之所,市廛稠密,基址广袤,为邑首镇”。在陕西省三原县东南部。面积30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陂西。人口
即今四川南江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元潭乡。清道光《南江县志》上卷:元潭铺“在县南”。
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龙城县(今广西岑溪县东二十里)。辖境相当今广西岑溪县地。贞观元年 (627)废。次年 (628) 复置,改为义州。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南义州,次年废。六年(
在今河北定州市文庙内。《清一统志·定州》: 雪浪斋,“宋苏轼得石于恒山,状如雪浪,凿石为芙蓉盆盛之,置于学中,因以名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