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姚州

姚州

①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余姚县(今浙江余姚市)。辖境相当今浙江余姚市大部和慈溪市西部地。七年 (624) 废。

②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姚州都督府治。治所在姚城县 (今云南姚安县西北十七里旧城)。辖境约当今云南姚安县地。《旧唐书·地理志》: “武德四年,安抚大使李英,以此州内人多姓姚,故置姚州。”为唐经营西南边疆的重镇。天宝后废。南诏改弄栋节度。宋大理改姚府。元至元十二年 (1275) 复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姚安县北十九里光禄镇。天历元年(1328) 为姚安路治。明为姚安府治,治所迁今姚安县城栋川镇。清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属楚雄府。1913年废为县。


(1)唐武德四年(621年)以此地人多姓姚置姚州和附郭县姚城,治今云南省姚安县西北旧城。姚州都督府治此,为唐和西南各族往来要站。天宝后地入吐蕃,州废。贞元中归南诏,改置弄栋城(今姚安县东),为弄栋节度驻地。大理时改弄栋府,又名统矢府、姚府。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改为统矢千户所。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统矢千户所复置姚州,治今姚安县。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姚安、大姚、永仁等县地。天历元年(1328年)置姚安路,并为路治。明为姚安府治。清属楚雄府。1913年废州改姚安县。(2)唐武德四年置,治余姚县(今浙江余姚市北)。辖境相当今浙江省余姚市一带。七年废。


猜你喜欢

  • 百尺崖后千户所

    明成化中置,属威海所。即今山东威海市东南百尺所。

  • 韩村镇

    ①即今河北黄骅市。盛产盐,清设利国盐场。《清一统志·天津府二》: “利国场在韩村。”1938年于此设新海县,1945年改为黄骅县。②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南韩村。清为韩村堡。(1)在河北省赵县中北部。面积6

  • 剑南东川

    简称东川。唐方镇名。至德二年 (757)分剑南节度使东部地区置,治所在梓州 (今四川三台县)。辖境多有变动,主要领有梓、遂、绵、普、陵、泸、荣、剑、龙、昌、渝、合十二州,约当今四川盆地中部涪江流域以西

  • 盐山

    ①在今河北盐山县东南八十里。《隋书·地理志》: 盐山县 “有盐山”。又 《晋书·石勒载记》:大兴初, 段匹䃅据蓟, 段末柸遣弟击匹䃅, “匹䃅率其部众数千,将

  • 江源镇

    唐改江源县置,属交川县。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安宏乡。《元和志》卷32松州交川县:“江源镇在县西北三十里。”(1)在吉林省敦化市西南部。面积650平方千米。人口1.1万。镇人民政府驻马号,人口 1560。1

  • 天柱县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改天柱千户所置,属湖广靖州。治所即今贵州天柱县。崇祯十年(1637)迁治龙塘(今天柱县东十里社学乡田心寨),改名龙塘县。后仍还故治,复名天柱县。清雍正五年(1727)改属贵州

  • 沙布都尔

    即今新疆伽师县西南夏普吐勒乡。《清史稿·长龄传》:道光七年(1827)讨张格尔之叛,“张格尔拒战于沙布都尔,多树苇,决水成沮洳,贼数万临渠横列。乃令步卒越渠鏖斗,骑兵绕左右横截于阵,贼溃,追逾浑水河,

  • 后洋山

    在今福建安溪县西北。《方舆纪要》卷99安溪县:后洋山“在县西北五十里。最高,下为下畴。一名大洋山”。

  • 金东谿

    又作金冬谿、金栋谿。治所即今西藏朗县东金东。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5 《部落》 中有金东。原西藏地方政府设金东谿。1960年并入朗县。“金东”,藏语意为一千种饮料 (琼浆)。原西藏地方政府设。在今

  • 峨眉县

    ①隋开皇三年 (583) 改平羌县置,为嘉州治。治所即今四川乐山市。九年 (589) 改为青衣县。②隋开皇十三年 (593) 置,属嘉州。治所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元和志》 卷31峨眉县: “枕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