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在今江西上饶、横峰二县北。《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重山 “在兴安县北八十里。其脉由上饶县灵山来, 重峦叠, 岧峣峻绝。宋谢枋得筑室读书其下,因自号叠山”。②在今河南
即今广东高州市东北东岸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北之西七十里东岸墟。”
即今新疆昭苏县西南夏特柯尔克孜族乡。清道光《新疆识略》卷4:沙图阿满台“距特克斯台八十里。自特克斯河岸西南行皆平川,七十里入山,山口内里许即沙图阿满台”。
亦作峪口、洳口。即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北峪口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6三河县图: 北有茹口。清 《畿辅舆地全图》 三河县: 洳口镇在 “县北四十里”。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1永州府零陵县:“东乡垒在府西南。明初杨璟围永州,元广西兵来援,驻东乡,倚湖水列营,璟击败之。即此。”即今湖南省永州市西东湘桥。明初杨璟围永州,元广西兵来援,驻东乡
唐方镇名。文德元年(888)置,治所在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市)。天祐元年(904)徙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五代梁改名永平军。
战国燕地,后属魏。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水经· 滱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曰: “魏殷臣、赵公孙裒伐燕,还,取夏屋,城曲逆”。即此。朱右曾 《汲冢纪年存真》 列于惠王二十年 (前350)。古邑名。战
宋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秦安县。金正隆中升为秦安县。北宋置,即今甘肃省秦安县。属秦州。金正隆中升为秦安县。
即善道。春秋吴邑。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公羊传》 作 “善稻”。即“善道”。
即今江西萍乡市西湘东镇。《清一统志·袁州府》 “江西市” 条: “湘东市,在 (萍乡) 县西三十里。旧有湘东驿,宋建炎中移于黄花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