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巾屿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西屿坪之北约四里。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头巾屿“形如角巾”。
在今台湾省澎湖县西南,西屿坪之北约四里。清高拱乾《台湾府志》卷1:头巾屿“形如角巾”。
南宋绍兴二十一年 (1151) 析临淮县置,属泗州。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金明昌六年(1195) 与盱胎县合并,并移治今盱眙县西北 (淮水北岸,今已沦入洪泽湖中)。元至元二十一年 (1284)废入临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于沙雅尔置,属库车州。治所即今新疆沙雅县。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沙雅尔,“回语,沙,部长之谓;雅尔,轸䘏之词。旧有伯克轸䘏部人于此,故名”。民国
明洪武四年(1371)置,属福建行都司。治所在今福建长汀县治东。洪武二十四年(1391)辖武平守御千户所。成化二年(1466)增设上杭守御千户所。清顺治十八年(1661)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
北宋置,属河州。当在今甘肃临夏、和政、广河等市县或东乡族自治县境。
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南恭门乡。清乾隆 《清水县志》 舆地全图: 东北有恭门镇。集镇名。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部、樊河上游西岸。恭门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500。战国秦昭王时大将白起在镇东麻山
即今河北黄骅市西二十里岭庄乡。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0盐山县图: 北有岭庄镇。
①在今河南栾川县东。《明一统志》卷29河南府:老君山“相传老子修道于此,上有丹灶、丹井”。②在今湖北红安县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76黄安县“五云山”条下:“县北九十里有老君山。嘉靖中, 皆为盗贼啸
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静宁县西南,南河西岸。东汉属汉阳郡。晋仍属天水郡。北魏废。北周复置,属略阳郡。隋属天水郡。唐初属秦州,开元二十二年(734)移治敬亲川(今甘肃秦安县西北三十里)。北宋时又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三辅黄图》 卷5:“周文王辟雍,在长安西北四十里,亦曰璧雍。如璧之圆,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汉辟雍,在长安西北七里。《汉书》 河间献王来朝,献雅乐,武帝对之三雍宫,即此。”
①又名崇仁山。在今江西崇仁县西北,与丰城县交界处。《寰宇记》 卷110抚州崇仁县: 崇仁山“在县西四十一里。旧名罗山,天宝六年敕改为崇仁山”。《方舆纪要》 卷86抚州府崇仁县: 罗山,“ 《旧志》,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