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监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为银冶监。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三十里小泉乡西南康家里。后废。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治今甘肃省清水县西南。属秦州。领大贾、临金、小泉等务,岁课利钱银三万余贯两。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为银冶监。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南三十里小泉乡西南康家里。后废。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置,治今甘肃省清水县西南。属秦州。领大贾、临金、小泉等务,岁课利钱银三万余贯两。
①明置,属夷陵州。在今湖北宜昌市南。《方舆纪要》 卷78夷陵州: 南津关 “在州南门外一里”。清徙于今市西北十五里。②明置,在今湖北钟祥市南。《方舆纪要》 卷77钟祥县 “塘港关” 条下: “府南有南
唐置,属雅州。在今四川荥经县东北龙游山。《新唐书·地理志》:雅州卢山郡有龙游城。
①隋仁寿元年(601)改广安县置,属延州。治所在今陕西延长县东北谭石塬。大业初属延安郡,大业末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为北连州治。武德五年(622)移治濯筋川西南(即今延长县)。贞观二年(628
即今河南信阳县东北五十六里龙井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同治元年(1862)九月,李续焘“遂克龙井”。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南十六里细德。藏语意为和平。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18:“西番(藏)语:什德,和平之谓, 盖美其城风俗之词。”
在今广东英德市南。《明史·地理志》 英德县: “又南有南崖巡检司,废。”
明、清重要驿站。属滕县。在今山东枣庄市西南薛城。《清一统志·兖州府》: 临城驿 “在滕县东南七十里。南北陆路所经。有驿丞。今裁。本朝乾隆十年移县丞驻此”。在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为古代南北陆路所经的重
即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舆地纪胜》 卷184利州: “前蜀仍为昭武军,后唐平蜀,改郡曰益川,后蜀因之,皇朝平蜀改昭武军为宁武军。”
即今贵州凤冈县北官坝。《明史·四川土司传》: 杨应龙攻陷綦江,“益结九股生苗及黑脚苗等为助,屯官坝,声窥蜀”。即此。在今贵州省凤冈县北。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平播之役,酉阳宣抚司于此败播州军。
在今浙江德清县西七十里。《方舆纪要》卷91武康县: 高坞岭在 “县 (治今武康镇) 西七十里,与安吉州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