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河
古九河之一。在今河北东光县之北、泊头市之南。《尚书·禹贡》 疏:“太史,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故曰太史。……在东光之北,成平之南。”元于钦《齐乘》卷2:“逾漳而南,清、沧二州之间,有古河堤岸数重,地皆沮洳沙卤,太史等河当在其地。”又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太史河,据《齐乘》在清、沧二州之间,《明一统志》亦云在南皮县北,今其地虽无显迹,然以孔疏参之,《明一统志》亦非无据。”
古九河之一。在今河北东光县之北、泊头市之南。《尚书·禹贡》 疏:“太史,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故曰太史。……在东光之北,成平之南。”元于钦《齐乘》卷2:“逾漳而南,清、沧二州之间,有古河堤岸数重,地皆沮洳沙卤,太史等河当在其地。”又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太史河,据《齐乘》在清、沧二州之间,《明一统志》亦云在南皮县北,今其地虽无显迹,然以孔疏参之,《明一统志》亦非无据。”
北宋置,属淄川县。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金岭回族镇。清有益都县县丞驻此。胶济铁路在此有支线 (铁山支线) 通铁山。在山东省招远市西北部。面积8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中村,人口1.26万
在今河南开封县南。《资治通鉴》: 西晋永嘉五年 (311),汉将石勒 “与乞活陈午相攻于蓬关”。《晋书·石勒载记》: 大兴二年 (319),“平西将军祖逖攻陈川于蓬关,石季龙救陈川……桃豹至蓬关,祖逖
南宋置,属黎州。在今四川石棉县西北。《宋史·蛮夷传》:淳熙二年(1175),吐蕃青羌首领“奴儿结率众二千寇安静砦。(范)成大调风山卒千人赴之,度其三日必遁,戒勿追。已而果然”。静,又作靖。在今四川省汉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海中。其西有西连岛。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11引《崔志》:东连岛“即鹰游山东岛”。今二岛相连,称为东西连岛。
①西汉置,属太原郡。治所在今山西代县西南十五里古城村。东汉改属雁门郡。三国魏为雁门郡治。北魏明帝时移治上馆城(今代县)。隋开皇五年(585)为代州治,十八年(598)改为雁门县。②三国蜀汉置,属阴平郡
古名达巴库湖。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南临兴凯湖。其间界以地峡,涨水时,两湖相通。又名达巴库湖。在黑龙江省东部南缘、密山市东南部,大兴凯湖北部。是大兴凯湖退缩过程中,由沙堤封堵而成的一个子湖。1941
即今河北张北县西北之安固里淖尔。《清一统志·牧厂》: “集宁海子在 (正黄等四旗)牧厂东六十里。土人名昂古里淖尔,哈柳台河、喀喇乌苏数水注其中。元置集宁路于此。旧有集宁城在其西。”
①西魏置,为阴平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北五里。《寰宇记》卷134文州曲水县:“在南北二江之曲,因为名。”隋属武都郡。唐初移文州治此。建中三年(782), 以旧城在平地,窄小难守,遂移于故城东四里高原
东汉建和元年 (147) 建,即今山西洪洞县东北霍山南麓广胜寺。唐改名广胜寺。
清顺治十八年(1661)置,属罗城县。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柳州府》:中峒隘“在罗城县西南三十里。路通庆远,环隘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