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成卫
一作天城卫。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清初改为天镇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山西省天镇县。属山西行都司。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镇县。
一作天城卫。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即今山西天镇县。清初改为天镇卫。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治今山西省天镇县。属山西行都司。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天镇县。
在今浙江奉化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汉城山“其山顶平,可容数千人。世传汉王避难之处”。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冀州市西北扶柳城。东汉属安平国。北魏太平真君三年(442)废入堂阳县,景明元年(500)复置,属长乐郡。北齐废。《水经·浊漳水注》:“扶柳县故城在信都城西……县有扶泽,泽
元末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西北余庆司(敖溪镇)。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余庆长官司。元末置,治今贵州省余庆县西北敖溪镇。属播州宣抚司。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为余庆长官司。
即伊是。战国赵地,在今山西安泽县南。即“伊是”。
亦名渐江水、渐水、之江。即今钱塘江。位于今浙江省西北部。源出安徽省休宁县西南六股尖,向东北流到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至余姚市西三闸连线处入杭州湾。全长605公里。干流有新安江、桐江、富春江诸名。《山海经·
在今山西绛县南十里。西魏大统五年(539)筑城。《周书·杨㯹传》:“复授建州刺史,镇车箱。”即此。在今山西省绛县东南。因城东西长,形如车箱,故名。西魏大统五年(539年)筑。《资治通鉴》
①即浙江水。在今浙江省西北部。《说文解字》: “渐水出丹阳黟南蛮中,东入海。从水,斩声。”②一名澹水。又名鼎江。在今湖南常德市北,流入汉寿县西北入沅。《汉书·地理志》 武陵郡索县:“渐水东入沅。” 《
五代王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属长汀县。即今福建武平县。北宋淳化五年 (994) 升为武平县。五代闽改武平镇为武平场,即今福建省武平县。属长汀县。北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武平县。
西藏吐蕃王朝(约629—842)时期在西藏全境建置名。吐蕃建政后,在境内原十余小邦故地统一设置了称为“如”的军政区域,即乌如(中央翼)、要如(左翼)、叶如(右翼)、如拉(分支翼)等,吐蕃灭亡后如亦不存
即龙首关。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上关。(1)集镇名。在湖南省道县县城东郊、潇水大桥东端。上关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800。以地处浮桥上游关口,取名上关。产稻、柑橘、甘蔗、蔬菜等。有食品厂。郴道公路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