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缘江

大缘江

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南之香江及其支流。一说在广南——岘港省广南附近大占海口一带。《隋书·刘方传》:大业初,经略林邑,“师次阇黎江……于是济区粟,度六里,前后逢贼,每战必擒。进至大缘江,贼据险为栅,又击破之”。


猜你喜欢

  • 泰戏山

    又名武夫山、平山、戍夫山、派山。在今山西繁峙县东恒山山脉东段。《山海经·北次三经》:“泰戏之山,……虖沱之水出焉。” 即此。古山名。又称武夫山、戍夫山、泒阜山。约指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恒山山脉东段。《山

  • 界首关

    即镇南关。今广西凭祥市西南四十五里友谊关。《方舆纪要》 卷111凭祥州: 镇南关 “即界首关也”。见“友谊关”。

  • 信都厅

    清光绪三十四年 (1908) 置,属平乐府。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铺门镇。宣统元年(1909) 徙治今贺县东南信都镇。1912年改为信都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分广西贺县、怀集县及广东开建县地置

  • 双髻山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明一统志》卷17永宁县:双髻山“在县东北二十里。绝顶有双髻并峙,状若髻然”。②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五侯山。《方舆胜览》卷13兴化军:双髻山“亦名笔架山”。《方舆纪要》卷96莆田

  • 孩儿城

    在今湖南沅江市北六十里草尾嘴。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41: 孩儿城 “相传杨幺之子屯兵处”。

  • 柔远千户所

    明崇祯三年 (1630) 置,属镇西卫。治所在今贵州平坝县西北三十六里齐伯乡。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平坝县西北。属镇西卫。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 畦畤

    春秋秦献公置。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史记·封禅书》: “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 《集解》 晋灼曰: “形如种韭畦,畦各一土封。”春秋时秦献公置,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北栎杨

  • 鬼门

    底柱山三门之一。在今河南三门峡市北黄河三门峡水库中。《清一统志·陕州》 “底柱山” 条引 《陕州志》: “三门: 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惟人门修广可行舟。鬼门尤险,舟筏入者,罕有得脱。”底柱山“三门

  • 九里岭隘

    在今江西吉安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庐陵县:九里岭隘“在府西七十里。山长九里,因名。其地平旷,近时常为营垒处”。

  • 提罗卢和国

    亦译作罗和异国。一般以为在今波斯湾内伊郎西部之阿巴丹附近。《新唐书· 地理志》 “广州通海夷道”: “又自提��国西二十日行,经小国二十余,至提罗卢和国,一曰罗和异国,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