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集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南四十里李集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睢宁县西南有“大李集”。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南四十里李集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睢宁县西南有“大李集”。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利州置,治所在今越南河静省义静西南。大业初废。②唐武德四年 (621) 改高州置,治所在望江县(今安徽望江县)。七年 (624) 废。③唐武德五年 (622) 改义州置,
即今陕西户县西南涝峪乡。清光绪 《陕西全省舆地图》 鄠县图: 城西南有涝峪口。
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西南乌兰忽洞乡。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5喀尔喀右翼部:喀尔喀右翼旗“西至乌兰户特图克”。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六十四里于潜镇。《寰宇记》 卷93引 《吴越春秋》: “秦徙大越鸟语人置之朁。” 即此。
又称焦获泽、焦护泽。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仲山西麓。《史记·匈奴传》 正义引 《括地志》: “焦获亦名瓠口,亦曰瓠中。”
原名毋敛坝。即今贵州正安县北六十里新州镇。明万历四十八年 (1620) 真安州由今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旧城迁治于此。为与旧城相对应,故名新州。南明永历四年 (1650) 州治迁古凤山麓 (今凤仪镇
东魏天平元年(534)析陈留郡置,治所在开封县(今河南开封县西南四十六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河南开封县南部及尉氏县。北齐天宝七年(556)废。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析陈留郡置,治开封县(今河南开封市
①西汉置,属陈留郡。治所在今河南宁陵县东南。东汉属梁国。南朝宋属谯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亳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属宋州。北宋属应天府。金属归德府,大定二十二年(1182)徙治今宁陵县。
北宋置,属柘城县。即今河南柘城县东南十六里砖桥集。(1)在江苏省高邮市南部。面积46.2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八桥,人口2000。因镇区中心十字河上架有三座交通桥,呈“八”字形,故名。1
①三国吴建衡三年 (271) 置,为武平郡治。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永福县东南平州。隋开皇十年 (590) 改为崇平县。②南朝宋置,属晋康郡。治所当在今广东德庆、郁南、罗定等市县境。隋开皇中废。③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