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寿万宁寺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西口路北。始建于元大德九年(1305)。原为喇嘛庙。泰定四年(1327)五月,以寺中的广寿殿为神御殿,供奉成宗铁穆耳帝后的织锦影像。清末为避道光帝讳改名万寿寺。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西口路北。始建于元大德九年(1305)。原为喇嘛庙。泰定四年(1327)五月,以寺中的广寿殿为神御殿,供奉成宗铁穆耳帝后的织锦影像。清末为避道光帝讳改名万寿寺。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北。《清一统志·荆州府》:太晖山“在江陵县西北十五里”。
明嘉靖七年(1528)置,属思恩府。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三十里乔利乡。明末移治陇兔村(今马山县东南)。清康熙十三年(1674)移治博结村,即今马山县。
①秦都咸阳时置,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渭水以南、终南山以北。秦惠文王时即开始兴建。至秦始皇时,先后在上林苑中修建了朝宫和宏伟壮丽的阿房宫前殿,还修建了大量的离宫别馆。西汉初荒废。武帝时复加拓展,周围扩至二百
即今云南勐腊县北一百十里易武乡。版纳整董、播剌、易武为明代车里宣慰司所辖十二版纳之一。清雍正十三年 (1735) 设易武土把总。1929年为镇越县治。傣语 “易” 为美女,“武” 为蛇,意即美女蛇街。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36即墨县: 钱谷山 “山陡险。相传昔尝运钱谷于山上以避兵”。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东南。《明史·地理志》 琼州府琼山县: “南有兔颖巡检司,治曾家东都。”
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七十里时村镇。清于此置巡司。
即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南包座乡。1935年8月底,红军长征至此,与国民党军激战,全歼敌万二千人,史称“包坐战役”。
又名句曲山。即今江苏西南部茅山。《元和志》卷25润州延陵县:“茅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三茅得道之所,事具《仙经》,不录。”《舆地纪胜》卷7镇江府:三茅山“汉有咸阳三茅来治,故名茅山焉”。《清一统志·镇江
元至元二十年(1283)改大宁监置,属夔州路。治所即今四川巫溪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巫溪县及巫山县北部地。明洪武九年(1376)降为大宁县。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改大宁监置,治今重庆市巫溪县。属夔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