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名道

大名道

1914年由冀南道改置,属直隶省。治大名县(今河北大名县)。辖境约当今河北太行山以东(涉县、武安、临漳除外),枣强、清河、威县、曲周、广平、大名以西,临城、高邑、赵县、宁晋、冀州、衡水、武邑以南,邯郸、磁县、成安、魏县以北地区及河南南乐、清丰、濮阳、长垣,山东东明等市县地。1928年废。


1914年6月由冀南道改名,治大名县(今县)。属直隶省。辖大名、南乐、清丰、东明、濮阳、长垣、邢台、沙河、南和、平乡、广宗、钜鹿、唐山、内丘、任县、永年、曲周、肥乡、鸡泽、广平、邯郸、成安、威县、清河、磁县、冀县、衡水、南宫、新河、枣强、武邑、赵县、柏乡、隆平、临城、高邑、宁晋等县。辖区约当今河北省临城、高邑、赵县、宁晋、冀州、衡水、武邑、枣强、清河等市县以南地区(临西、邱县、馆陶、临漳、涉县五县和武安市除外)以及河南省清丰、南乐、濮阳、长垣等市县和山东省东明县地。1928年废。


猜你喜欢

  • 下潘州

    北宋分潘州置,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求吉乡。元属吐番宣慰司。明初并入潘州卫,于此设漳腊堡。《方舆纪要》卷73松潘卫:漳腊堡“旧治于下潘州,在司北七百余里。景泰中,抚臣罗绮记曰:漳腊潘州城故址也。下有岩

  • 建昌镇

    ①金置,属迁安县。即今河北迁安县东北四十里建昌营镇。②清置,属四川总督。驻地在宁远府 (今四川西昌市)。后废。(1)在辽宁省建昌县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

  • 赤磨镇

    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北。《资治通鉴》:唐武德七年(624)七月,“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谷浑于松州赤磨镇,破之”。即此。古镇名。在今四川省松潘县东北。唐武德七年(624年),扶州刺史蒋善合击吐谷浑于松州赤磨镇

  • 奇城

    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 北魏置颍川郡 (又称南颍川郡) 于此。《水经·汝水注》: “汝水又东南径奇城西北, 今南颍川郡治。”

  • 永陵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明十三陵之一,位于景陵东南三里阳翠岭。为明世宗朱厚熜之陵。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上:永陵“在十八道岭,嘉靖十五年改名为阳翠岭,距长陵东南三里”。其规模小于长陵,但结构精巧为

  • 忽儿海卫

    又作忽鲁哈卫。明永乐七年 (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后改忽鲁爱卫。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今黑龙江省依兰旧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十三年改忽鲁

  • 高雷道

    1914年依前高雷阳道改置,属广东省。治茂名县 (今广东高州市)。辖境约当今广东信宜、阳春、阳江以西及雷州半岛地区。1920年废。1914年6月以清末高雷阳道区域置,治茂名县(今广东茂名市)。属广东省

  • 昂可剌河

    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中下游及其东支流安加拉河。《元史·地理志》: “吉利吉思者,……谦河经其中,西北流,又西南有水曰阿浦,东北有水曰玉须,皆巨浸也,会于谦而注于昂可剌河,北入于海。”元有昂可剌部居此,因水

  • 临真镇

    清置,属甘泉县。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临镇。唐为临真县治。

  • 禁谿

    亦名金溪究。今越南红河支流山阳河。《后汉书·马援传》: 交阯女子徵侧、徵贰反,马援率军讨伐,建武十八年 (42) 春,“军至浪泊上,与贼战,破之,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援追徵侧等至禁谿,数败之,贼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