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原

大原

又作太原、大卤。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穀梁传·昭公元年》:“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


(1)古地区名。又称大卤。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杜预注:“即大卤也。”《穀梁传》:“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2)集镇名。在山东省莱州市中部、渤海湾畔。属大原街道办事处。人口3760。为原大原镇人民政府驻地。明永乐三年(1405年),张、滕、孙三姓迁此立村,当时此地有一大片平坦大平原,故名大原;后因村庄扩大,分为两村,张、滕二姓居西,名西大原,简称大原。朱旺河流贯镇境。镇西部濒临渤海大陆架浅海区,鲅鱼、蛤蜊、对虾、梭子蟹等水产资源丰富。产小麦、玉米、花生等。镇南部三教北流、林家北流一带,种植月季相沿成习,素有“月季之乡”的美誉。有织布印染、砂轮模具、消防器材、服装、蓄电池、制帽、眼镜等厂。海莱公路横穿东西,三蓝公路纵贯南北。


猜你喜欢

  • 莫宜峒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五十七里江头司乡。《清一统志·宝庆府二》: 莫宜峒 “在城步县西南。领大猴、大地、茶园等十三砦”。

  • 龙江省

    1934年伪满置,省会在齐齐哈尔市(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杜尔伯特、明水、北安、德都、嫩江以西以北地,吉林通榆、大安以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 悬瓮山

    又名龙山、汲瓮山、结绌山。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山海经·北次二经》: “悬瓮之山,……晋水出焉。” 《北齐书·杨愔传》: “正光中,随父之并州。性既恬默,又好山水,遂入晋阳西悬瓮山读书。” 即此。

  • 琼林苑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郊。北宋皇家园林。乾德二年 (964) 修建。遇放榜,设闻喜宴于此。南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卷7: 琼林苑 “在顺天门大街,西北与金明池相对”。北宋末毁于兵燹。在今河南省开封市西。

  • 东兴堤

    三国吴筑,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与巢湖市相接。《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初,权黄龙元年迁都建业,二年筑东兴堤以遏湖水。后征淮南,败以内船,由是废不复修。恪以建兴元年十月会众于东兴,更作大堤,左右结山

  • 龙化江

    今广西陆川县南陆川河东支流龙化水。《元丰九域志》卷9:陆川县有龙化水。《清一统志·郁林府》:龙化江“在陆川县南四十里。源出大这山,名平南江。西南流十里,又名龙化江。复西流入乌江”。唐龙化县以此水名。

  • 良光墟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南良光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良光在“州南四十里”。

  • 丁机宜

    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岸的直名丁宜。明张燮《东西洋考》卷4:“丁机宜,爪哇属国也。幅员最狭,酋众仅千余。柔佛黠而雄,丁机宜境相接也。”《顺风相送》“苧盘往丁机宜针”条:“(长腰屿)出猪母头用庚酉、

  • 乐蒙河

    在今云南开远市东。《方舆纪要》卷115阿迷州:乐蒙河“在州东。其上源即泸江也。自建水州流入境, 回折而东,入于盘江”。

  • 瓦亭山

    在今宁夏固原县南瓦亭村附近。《明史·地理志》华亭县:“西北有瓦亭山,有瓦亭关巡检司。”《清一统志·平凉府一》:“《府志》,高山盆西北曰大盘山,其东曰瓦亭山,瓦亭东二十里即弹筝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