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原

大原

又作太原、大卤。在今山西太原市一带。《穀梁传·昭公元年》:“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


(1)古地区名。又称大卤。在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左传》昭公元年(前541年):“晋中行穆子败无终及群狄于大原。”杜预注:“即大卤也。”《穀梁传》:“中国曰大原,夷狄曰大卤。”(2)集镇名。在山东省莱州市中部、渤海湾畔。属大原街道办事处。人口3760。为原大原镇人民政府驻地。明永乐三年(1405年),张、滕、孙三姓迁此立村,当时此地有一大片平坦大平原,故名大原;后因村庄扩大,分为两村,张、滕二姓居西,名西大原,简称大原。朱旺河流贯镇境。镇西部濒临渤海大陆架浅海区,鲅鱼、蛤蜊、对虾、梭子蟹等水产资源丰富。产小麦、玉米、花生等。镇南部三教北流、林家北流一带,种植月季相沿成习,素有“月季之乡”的美誉。有织布印染、砂轮模具、消防器材、服装、蓄电池、制帽、眼镜等厂。海莱公路横穿东西,三蓝公路纵贯南北。


猜你喜欢

  • 蛤泊堡

    即今河北卢龙县东南三十五里哈泊乡。清于此设外委驻守。

  • 陵湖

    亦作艾陵湖。在今江苏江都市北邵伯镇东。《隋书·地理志》: 江都郡江阳县有陵湖。《明史·地理志》 扬州府江都县: “东北有艾陵湖。”

  • 筑山

    一作竹山。在今湖北竹山县西。《明一统志》 卷29襄阳府: 筑山“在竹山县西五里。筑水所出”。

  • 铁岭

    ①在今河北涞源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44广昌县: 铁岭 “山石皆铁色,因名。上有铁山堡,或曰即广昌岭也”。②即今福建明溪县东北铁岭。《方舆纪要》 卷98归化县: “铁岭在县东三十里,置隘于此。道通

  • 皂口江

    又名皂口溪水。即今江西万安县南社坪河。《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万安县:皂口江在“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吉安府一》:皂口溪水“源出赣县界三龙山,北流经县西南六十里之上下造,有泉流合焉, 又经社坪,

  • 暮云 (雲) 镇

    在今湖南长沙县南四十五里,湘江东岸。明置暮云市巡司。《清一统志·长沙府二》:暮云镇 “亦名暮云市”。

  • 贵阳市

    1930年国民党南京政府行政院同意设市。1936年组成市筹备处。1941年正式由贵阳县城区析置贵阳市,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简称筑。在贵州省中部。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034平方千米(市辖区面积2406

  • 天桥场

    亦作天桥厂。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天桥乡。清置巡司于此。1915年改置县佐。

  • 汤公山

    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接浙江临安县界。《清一统志·宁国府一》:汤公山“在宁国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一名商山。其右为马蹄岭,路通浙江昌化县。左有铜岭关,路通于潜”。

  • 蓝溪山

    在今湖南绥宁县东。《方舆纪要》 卷82绥宁县: 蓝溪山 “崇峦叠岭,草木荫翳,涧水萦纡,为蛮瑶出没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