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古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会山

大会山

在今安徽绩溪县西北六十里,西接旌德县界。为黄山余脉,雄据群峰西北。高耸特出,众峰环峙,宛若大山聚会,故名。《方舆纪要》卷28绩溪县:大会山在“县西五十里。高耸特出群山之上,晴霁时陟其巅,可以远望太平、宣、池之境”。


在安徽省绩溪县西。黄山余脉。主峰高耸突出,海拔1259米。山顶尚存镌刻“大会天峰”四字的古碑。山间有“四脚鱼”、“四不像”等珍稀动物。相传唐诗人李白曾登游此山。


猜你喜欢

  • 富阳站

    元置。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明废。元置,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西北富阳。明废。

  • 羊牧隆城

    北宋天禧元年(1017)筑,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南将台乡南火家集。《宋史·夏国传》:庆历元年(1041),任福、桑怿等击西夏,“福与怿循好水川西去,未至羊牧隆城五里, 与夏军遇……宋师大败”。庆历三年(1

  • 牛口渚

    在今河南荥阳市北牛口峪。《资治通鉴》:唐武德四年(621),李世民大破窦建德军于板渚,“建德中槊,窜匿于牛口渚”,被擒。在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古黄河南岸。《资治通鉴》:唐武德四年(621年)窦建德与李

  • 麦怯斯城

    亦作蔑怯思城、灭怯思。在今俄罗斯高加索山北。《元史·吐吐哈传》:太宗时,钦察国“忽都速蛮之子班都察,举族迎降,从征麦怯斯有功”。

  • 广济桥

    俗称湘子桥。在今广东潮州市东门外,横跨韩江。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宝庆二年(1226)建成,历时57年。东西两端筑石桥墩十八个, 上架石梁作桥面。中间一段,宽约100米,水流湍急,未能架桥,

  • 平都

    ①春秋战国时巴国别都。在今四川丰都县。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 后治阆中。”《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历平都,(东望)峡对丰民洲,旧巴子别都也”。东汉永元二年

  • 杨埠镇

    又名杨埠关、杨埠口镇。即今河南平舆县东二十八里杨埠镇。旧属汝阳县。明置杨埠巡司。清废。民国初设县佐驻此。(1)在江西省余干县东南部。面积89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杨家埠,人口870。地处

  • 登仕堡子

    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登仕堡子镇。清光绪 《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 铁岭县图: 西南有登仕堡。

  • 汪家营场

    即今湖北利川市西四十六里汪营镇。清光绪中,施南府同知移驻于此。

  • 厦门道

    1914年由南路道改置,属福建省。治思明县 (今福建厦门市)。辖境约当今福建大田、德化、安溪、同安、厦门以东,德化、仙游、莆田以南地区。1928年废。1914年6月由南路道改名,治思明县(今福建厦门市